省信用联社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省联社第二届社员大会第三次会议
暨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文件(一)
抢抓机遇 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
努力开创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新局面
——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第二届社员大会第三次会议
暨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张XX
(2011年2月15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代表省联社第二届理事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去年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省农村信用社第二届理事会正式履职的第一年。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省联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突出服务“三农”,扩大有效信贷投放,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力推动了全省农村信用社平稳较快发展。
(一)业务规模与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去年,全省农村信用社坚持扩投放、增效益、提质量一起抓,不断巩固近年来的良好发展态势,几项主要业务指标不断转好。主要表现在:存贷规模明显扩大,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682亿元和161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55亿元和260亿元,增长20.2%和16.3%,存、贷款总量均居全省金融机构第2位。不良贷款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同比分别下降55.9亿元、7.3个百分点。经营效益继续改善,全年实现经营利润54.2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实现账面利润11.9亿元,县级行社全部实现盈利。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77.4亿元,准备金缺口同比减少59.8亿元;历年亏损挂账县级联社减少11家,亏损挂账金额减少6.1亿元;拨备充足率51.4%,同比提高26.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2.53%,提高4.26个百分点。
(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去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1356亿元,比上年末净增237亿元,增长21.2%,涉农贷款占比为84.2%,总量和增量均居全省金融机构第1位。全年累放贷款2329亿元,贷款增量峰值达300亿元,有力支持了“三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省联社合理调控投放总量和投向,加强对全省农村信用社信贷投放时机和节奏的控制、调整,确保了全年净增信贷260亿元调控目标的实施。坚持突出支农重点,充分发挥信贷支农主力军作用,制订并出台了支持全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各地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具有区域特色、资源优势明显的优质企业加快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资源整合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益阳森华林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到了农村信用社的重点支持。大力创新支农产品和服务,推动各地把小额信用贷款拓宽到小商户、小企业,额度最高扩大至50万元。创业循环贷款、林权抵押贷款、农房抵押贷款业务已在全省推开,土地承包经营权、仓单、运单、订单等质押贷款业务逐步推广。
(三)改革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省联社牢牢把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加强规划、指导、协调,推动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各项改革取得新的进展。浏阳、江华、炎陵、长沙先导等4家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挂牌,宁乡县等9家县级联社启动了农村商业银行组建工作。株洲城郊、株洲县联社统一法人改革工作顺利推进。株洲城郊联社成功兑付全省最后1笔专项票据3.2亿元。科技信息支持能力持续增强,银保通系统、福祥卡互联网支付平台、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新农保联名卡系统等正式上线。系统运行质量和性能明显提升,大、小额支付系统和新农保系统的业务处理能力成倍提高。尤其是支付结算服务功能不断扩展,26家县级行社获得第二批新农保代理业务资格,成功发行社会保障卡,代收代发代理项目达300项。福祥借记卡累计发卡1179万张,全年新增294万张;福祥贷记卡于今年1月在,浏阳首发。坚持市场化原则归集系统内资金,稳健开展资金融通服务,系统内约期存款年均付息率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多向县级行社返利2000万元;全年调剂资金19.3亿元,富余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四)风险管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全方位的案件防控治理深入开展,案防目标和责任进一步落实,案防“一票否决”,制得到严格执行,制度“执行年”活动扎实推进。全年共查处案件6起,涉案金额576万元,比上年下降14%和550。认真落实“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注重新放贷款质量,严控“两高一剩”等限控行业贷款,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管控加强。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加大,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清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工作的通知》,为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提供了政策支持,政府支持清收、优质资产置换或股票溢价发行置换不良资产取得成效,内部员工自借及担保不良贷款清收强力推进,内部承包清收、债权资产拍卖等得到推广,全年累计收回不良贷款74.8亿元。对高风险县级联社坚持区别对待,继续实行“一社一策”,进一步明确化解目标、措施和责任,经营状况明显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