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妇科-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试行版).docx

发布:2018-10-21约2.0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的患者。 一、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TCD编码:BFY2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ICD-10编码:N95.1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和《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分册》(中华医学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 肾虚肝郁证 心肾不交证 阴虚火旺证 肾阴虚证 肾阳虚证 肾阴阳俱虚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56天/疗程。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绝经前后诸证(TCD编码: BFY220)和更年期综合征(ICD-10编码:N95.101)。 2.年龄大于40周岁。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3个月内使用性激素治疗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5.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促卵泡激素(FSH),雌二醇(E2) (2)妇科检查 (3)妇科超声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甲状腺功能、心电图、乳腺B超、TCT、骨密度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肾虚肝郁证:补肾疏肝。 (2)心肾不交证:滋肾宁心。 (3)阴虚火旺证:滋阴降火。 (4)肾阴虚证:滋肾养阴。 (5)肾阳虚证:温肾扶阳。 (6)肾阴阳俱虚证:阴阳双补。 2.中医情志治疗:出现情志异常者在辨证使用中药同时配合中医情志治疗。 3.针灸治疗 (1)耳穴贴压 (2)体针 (3)灸法 4.其他疗法 (九)完成路径标准 1.烘热汗出、情志异常等临床症状改善。 2.绝经前后诸证中医证候评分达到改善及以上。 3.国内改良Kupperman量表评定达到改善及以上。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可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出现严重并发症,退出本路径。 3.治疗期间出现其他疾病需要治疗,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退出本路径。 二、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门诊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TCD编码: BFY220,ICD-10编码: N95.1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进入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结束路径时间:  年 月 日 标准治疗时间≤56天 实际治疗时间: 天 时间 年 月 日 第1天 年 月 日 第2-14天 年 月 日 第15-30天 年 月 日 第31-45天 年 月 日 第45-55天 年 月 日 第56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进行患者病情程度评估 □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 □FSH、E2 □妇科检查 □妇科超声 □完成初步诊断 □中医辨证 □确定治疗方法 □辨证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中医情志治疗 □针灸治疗 □完成首诊门诊病历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中医四诊信息采集 □注意证候变化 □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完成复诊记录 □疗效评估 □制定随访计划 病情变异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