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流行性感冒分析报告.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过去的流感大流行造成的影响 1.时间分布 (1)季节性 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流行通常发生在冬春季,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则更多是在夏季流行。大流行时,季节性不明显。 (2)周期性 由于甲型流感病毒抗原的易变性,人类对流感免疫的不持久性及流感疫苗效果的有限性,致使流感流行呈现周期性,一般3~4年一次小流行,10~15年一次大流行。乙、丙型周期性不明显。 (3)长期变异 流感的长期变异主要表现在抗原的转变,其结果往往导致世界性大流行。 (4)暴发 由于流感的传播途径容易实现,因此极易发生暴发。 2.人群分布 性别:没有差异 年龄:以6~15岁为最高,一般流行时,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职业:服务行业、学生和工人的发病率较高,一般居民及农民的发病率较低。 一些抵抗力低的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往往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的人群分布特征主要受人群免疫力及接触机会两因素的影响。 3.地区分布 流感在世界各地均可发生,但各地之间的发病率可有较大差异。这种地区分布的差异与病毒抗原的变异、人群密集程度、交往频度、传染源数量、人群免疫状况及防疫措施等有关。 一般总是先城市后农村,先平原后山区,沿交通线路发展。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最长4天,最短几小时,大多为1~3天。 临床上可有起病急、高热、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道症状并不严重,体温达39~40℃,畏寒、头痛、全身酸痛等。 可有鼻塞、咳嗽、流涕、咽痛等,但一般较轻。 体检病人呈急性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咽充血,口腔粘膜可有溃疡疹,肺部听诊仅有粗糙呼吸音。 并发症 1.继发细菌性肺炎:病人在患流感后3~4天病情加重,持续高热,咳嗽剧烈,咳脓性痰,伴胸痛、呼吸急促。肺部可闻及水泡音或肺实变体征。白细胞显著增高,痰培养可有病原菌生长。 2.继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发热3~5天后体温不退,咳嗽加重,脓痰、脓涕多,咽痛、头痛加重,肺部无水泡音及肺实变体征。白细胞增高。 3.病毒与细菌混合性肺炎:流感病毒与细菌性肺炎同时并存。起病急,高热持续不此病情较重,可呈支气管肺炎或大叶性肺炎。除流感抗体上升外,也可找到病原菌 流感与普通感冒的不同点 病原不同:感冒可以由多种病毒引起,如常见的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病毒。而流感仅由流感病毒引起。 流行情况不同:感冒和流感都是空气飞沫传播,但感冒多为散发.而流感常突然发生,传播迅速,常造成地区流行。 症状不同:普通感冒患者常鼻咽部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发热较低或不发热。而流感发病急,可出现寒战,高热持续不退,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较重。 预后不同:普通感冒一般病情较轻,如没有并发症,一周以内可以自愈。流感病情一般较重,恢复较慢,易发生并发症。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宜。保证病人的液体供应,鼓励病人多饮水。 2.对症治疗: (1)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如酒精擦浴,或用退热药.最好体温维持在38℃左右。 (2)全身疼痛者可予解热止痛药。 (3)剧咳者予镇咳祛痰药。 3.药物治疗 预 防 (二)切断传播途径 1.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2. 减少集会,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3. 每天开窗通风数次(冬天要避免穿堂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4.病人使用的碗筷需煮沸、消毒或曝晒3小时,病人住的房间可用乳酸或醋酸熏蒸消毒。 食醋熏蒸法:在住房内按每立方米空间用2~10毫升食醋熏蒸1小时,可控制或切断流感流行。 预 防 (三)保护易感人群 1.要保持良好的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 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3.疫苗预防:最有效的办法。疫苗的保护率为86.3%。 流感疫苗 国产的裂解疫苗; 进口裂解疫苗 适合于12岁以下儿童接种的亚单位疫苗。 全病毒灭活疫苗:该疫苗副反应较大,12岁以下儿童不能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时间:最佳时机是在每年流感高发季节开始前的9-11月。 副作用:流感疫苗的耐受性很好,只有少数接种者出现疼痛和肿胀等局部不适,或出现低热等全身副作用,通常可以自行缓解。 ■特别提醒 1.流感疫苗接种将从9月至11月,接种后约2周产生抗体,有效保护期为1年。 2.接种疫苗时应避免空腹,接种后需观察20分钟后再离去。 3.多数人仅仅是注射部位短暂的轻微疼痛,一些人会有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硬块的现象,专家不主张热敷,如在3-5天后还不消退,可尝试以热敷消散红肿。 4.极少数人会出现低热症状,1-2天内不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