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行政区划改革1行政区划改革1.doc

发布:2017-01-06约6.8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行政区划体制现状及改革探讨 摘要:行政区划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行政区划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的效能、关系到资源科学配置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尽管过去对行政区划进行过并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对于确立适应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政区划体制这一基本要求而言,我国现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且问题多多,比如行政层级过多,幅度偏小,类型混淆,功能受限等。本文总结了我国当前的区划现状及各种弊端,提出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减少层次,重划省区,扩并县乡,重构社区,创新市场,理顺通明,整改专名,整合边界,分等管理,区域协调。 关键字:行政区划 改革 体制 1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是国家结构体系的安排,国家或地区根据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的需要,遵循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人口、民族、文化、风俗等客观因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将一个国家(小国除外)的领土划分成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并在各级行政区域设置对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行政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0条,列举了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区域单位名称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市、县,自治县、镇、乡、民族乡。 中国是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行政区划内容极为丰富的国家。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口民族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城乡差距大、行政区划体制复杂,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历史和现实表明,作为政权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地域管理单元的“行政区划”,在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科学合理的政区模式与结构体系有利于稳定、发展与治理;反之,不合理的政区体制会对地方政治生态、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城市——区域的管制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对行政区划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中国行政区系统的现状特征 2.1我国行政区划的体系特征 2.1.1基本上是三级制和四级制的行政区划体系[3] 我国建国之后,行政区划经过了多次的改变。建国初期,行政区划体系以四级制为主,即大行政区—省级—县级—乡镇级;1952年至1966年,以三级制为主,即省级—县级—公社级;“文化大革命”中又以四级制为主,即省级—地级—县级—公社级。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主要类型是: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另外,宪法还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就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 2.1.2行政区划体系的层次是虚实结合 我国的行政区划层次虚实结合、以实为主,基本框架为四实(省、自治区——地级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和三实一虚(省、自治区——地区、盟——县、自治县、旗、自治旗——乡、民族乡(镇)。层次最多的四实二虚或三实三虚共六个层次,最少的二实一虚或三实共三个层次。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4] (1)三个层次 1)二实一虚。例如,直辖市——市辖区——街道,省、自治区——市——街道,省、自治区——市——街——道。 2)三实。例如,直辖市——市辖区、县——乡、镇,省、自治区——自治州、市、县——乡、镇、民族乡。 (2)四个层次 1)二实二虚。例如,省、自治区——地区、盟——县级市——街道。 2)三实一虚。例如,省、自治区——地区、盟——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省——县、自治县、县级市——县辖区——乡、镇、民族乡。 3)四实。例如,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乡、镇、民族乡,省、自治区——地级市——县、自治县、市辖区——乡、镇、民族乡。 (3)五个层次 1)三实二虚。例如,省、自治区——地区、盟——县、自治县、县级市——县辖区——乡、镇、民族乡。 2)四实一虚。例如,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一县辖区——乡、镇、民族乡,省、自治区——地级市——县、自治县——县辖区——乡、镇、民族乡。 (4)六个层次 特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四实二虚或三实三虚,即自治区——自治州——地区——县、自治县、县级市——县辖区——乡、镇、民族乡、街道。 2.1.3行政区划管理的幅度相对较小 我国的行政区划管理幅度相对较小。以2005年年底为例(见表1),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包括台湾省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管辖333个地级行政区。平均每个省级行政区管辖10.7个地级行政区,下辖2862个县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地级行政区管辖8.6个县级行政区,下辖43255个乡级行政区,平均每个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