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湖南省2018届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五近代化探索—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五 近代化探索 ——2018年是戊戌变法120周年 本专题主要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在思想、政治、经济层面的近代化探索历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和民族工业发展的曲折性,知道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不懈努力下,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近代化探索基本线索】 典型事件 政治级别 思想主张 学习内容 学习对象 经济近代化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中体西用 技术(器物) 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师 政治近代化 戊戌变法(仿日) 资产阶级维新派 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仿美) 资产阶级革命派 实行民主共和发展资本主义 典型事件 政治级别 思想主张 学习内容 学习对象 思想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前期:民主、科学 后期:马克思主义 思想文化 前期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师;后期以苏俄为师 近代化探索相同点 (1)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2)都是为了救亡图存; (3)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线索 1 近代化探索的4件大事 自救之 路——洋务运动(学技术 ) 时间 19世纪60~90年代 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内容 创办 企业 (洋务 企业 ) (1)“自强”(19世纪60~70年代)口号下创办的军事企业:①曾国藩——安庆内军械所;②曾国藩、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③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2)“求富”(19世纪70~90年代)口号下创办的民用企业:①李鸿章——轮船招商局;②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线索梳理 自救之 路——洋务运动(学技术) 内容 军事 19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期,创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近代海军的创办,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开端 文化教育 创办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近代教育的开端);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派遣留学生等。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为中国近代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是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自救之 路——洋 务运动 (学技术) 破产 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影响 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地位 中国近代化(经济)的开端 维新之 路——戊 戌变法 (学制度) 1898年6~9月,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维新变法,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是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共和之 路——辛 亥革命 (学制度) 概况 1911年,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三民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1912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 影响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最大功绩);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 地位 近代政治制度的第二次探索,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从专制独裁走向民主共和) 新文化运动(学思想) 1915年,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及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总结 中国近代化探索是由学技术到制度再到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但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说明资产阶级不能救中国 线索 2 中共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及其结果 中心城市 暴动的道路 (学苏俄)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失败后改向敌人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 路) (1)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2)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两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3)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的创建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为中国开创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开辟的正确道路; (4)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结果 1949年10月1日,开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