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管理技术.pdf

发布:2025-02-16约2.4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管理技术

摘要介绍了优质红富士苹果生产管理技术,包括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

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内容,以供苹果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苹果;红富士;优质;管理技术

丰县属典型暖温半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暖,雨热同期,年平均温度

13.8℃,积温5118.5℃,无霜期210d,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土壤为砂壤土,有

机质含量为0.3%~0.8%。为了推广红富士苹果的栽培管理技术,2004年在丰县顺

河镇建立了红富士优质生产示范园,平均单果重250g以上,着色好、光洁度好,全

红优质果率在85%以上,成为丰县红富士优质果生产的重要基地。现将优质红富

士苹果生产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1整形修剪

树形为主干疏层形,干高60cm,基部三主枝,开张角度为60°左右,每个主枝分

布2个侧枝。上层2个主枝,不留侧枝。上层与下层间距150~200cm,内层距为30~

40cm。修剪上采用冬剪和夏剪相结合,疏控背上枝,保留两侧。注意枝组方向,单

组延伸。冬剪多疏枝,少短截。夏剪多拉枝、撑枝、吊枝、疏枝、摘心等,以保证

树体通风透光。

2肥水管理

根据结果多少,施肥分为基肥、追肥和叶面喷肥等,一年中施肥可分为3次进

行。第1次为3月中旬,结果树追尿素1.5kg/株、复合肥1.5kg/株;第2次为6月

初,追硫酸钾复合肥1.5kg/株,再加入有机肥;第3次基肥是采果后至封冻前,施腐

熟好的土杂肥。叶面追肥可结合喷药进行。要生产优质果,园内的土壤含水量是

非常重要的,保持田间持水量为60%~80%,应注意是7月、8月适逢全年集中降水,

应注意排水[1-2]。

3花果管理

疏花、疏果是生产优质果必须采用的一项技术,它不仅可以影响果实的品质,

而且是树体营养管理的最重要手段。疏花的指标是花期疏花间距10cm以内疏花

序,大于10cm间距疏花朵,1个花序中留中间1~2朵进行人工授粉。疏果通常在

5月中旬进行,间隔20~25cm留果,做到单序单果。套袋能使果面光洁,容易着色,

色泽艳丽且烂果率降低。花后1个月进行套袋,一般在5月15日至5月底结束。

如果套袋过早,幼果果皮较嫩,容易受刺激,产生斑点;如果过晚就起不到防锈的作

用。套袋应在喷过药且药液干后再套,如果2~3d套不完,应再喷1遍药后再套。

套袋前先用手将底部打一下,使纸袋膨胀起来,然后撑开袋口,托起袋底,使两角的

通气放水口张开,然后用左手两指夹着果柄,右手拿纸袋口下2~3cm处,把果实套

入袋中部开口基部,再按顺序向中部折扇方式叠袋口,最后于线口上方从连接点处

撕开将捆扎丝反转后沿袋口旋转扎紧,适量将袋口尽量靠上,并接近果台部位。将

袋固定在果柄上,果实受悬在袋中,以防刮风袋体摩擦果面。取袋是套袋技术的重

要环节。丰县一般在9月下旬取袋较好,于采收前30d将外层遮光袋撕掉,隔3~5d

再取内袋,取内外袋时要避开晴天、早晨的低温和中午的强光照,或选择连续2~3d

的阴天进行,以免产生日灼伤。如果取袋过早(9月上中旬取袋),果子还处在膨大期,

且昼夜温差小,果实容易返青[3-4]。

红富士苹果在采前10~30d即可摘叶,摘叶对象是直接贴在果实上的叶片和

邻近果实的叶片。因为它影响果实着色,在苹果优质栽培中摘叶不宜过早,摘叶量

也不宜过多。单果着色达到30%左右,采前20~30d时转果,转果用手托起果实萼

洼处,使果实向一侧转1/4~1/3圈,即90~120°,以促进该侧果实着色,使其生产出全

红果[5-6]。铺反光膜的目的是提高地面反射,增加果实底部的受光,以求果实全红。

铺设时间为果实着色初期。平行树行沿树干两边铺设,每边膜宽2m左右,反光膜

边上用土压实,以防风吹卷起。

4病虫害防治

丰县地区苹果主要病害为轮纹病、炭疽病、斑点性落叶病、褐斑病等,虫害

有红蜘蛛、蚜虫、金纹细蛾、食心虫等。防治原则为注重前期防病、中期防虫、

后期保叶。萌芽前喷3~5°Bé石硫合剂,花后到套袋前应及时喷3遍药:第1遍喷

大生M-45+多菌灵+氨基酸钙+吡虫啉+齐螨素;第2遍喷克+吡虫啉+齐螨素;第3

遍喷多抗霉素+齐螨素+甲基托布津。这3遍药是生产优质果的关键。喷药要用

小喷片,以免幼果受刺激产生果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