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鹰潭项目MVR污泥干化方案总结.doc

发布:2018-12-16约5.18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吨/日市政污泥 空心桨叶MVR干化处理项目 技术方案 1、技术方案总体思路 本项目干化处理对象为脱水后含水率%/天,湿污泥首先通过运输至湿污泥暂存仓,通过输送到污泥干化机(干化至%左右),干化后的污泥系统包括:污泥干燥系统、及相应的配套的辅助设备。 2.1、污泥接收和输送系统 污泥经过汽车或污泥输送设备送入污泥料仓。料仓上部为半闭半启装置,保证在没有污泥加入时料仓的密封,防止污泥中的臭味溢出污染空气。污泥储仓上设吸风口,有管道与垃圾焚烧炉给风管路或垃圾储坑相通,保持微负压状态,避免臭气外泄。 污泥泵形式采用单螺杆泵,通过污泥泵将湿污泥泵送到空心桨叶干燥机中干化处理。污泥泵可以变频调节实现流量的控制。 污泥仓钢板要有足够的厚度,保证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稳定可靠运行,污泥料仓内做防腐耐磨处理。污泥仓设有料位计可连续监测污泥料位,料仓底部设置液压滑架系统防止污泥搭桥,让污泥卸料畅通。 污泥料仓底部设有可移动滑架,滑架行程周期为2~3分钟,运行缓慢,磨损小。 通过液压缸的驱动,滑架单元在料仓底部做往复运动,从而保证了物料在卸料口均匀输出。 滑架的运行方向通过电感应到位开关切换,如果到位开关没有被按动,在液压包上设置的压力开关,也会改变运行滑架的运行方向。这样可以避免引起滑架与料仓的损坏。 滑架在来回往复移动的过程中,将脱水污泥推入污泥泵内,污泥由污泥泵送入空心桨叶式干燥机的进料口。 2.2、污泥干化系统 污泥干化系统对湿污泥进行干化;干化产生的蒸汽循环利用,不凝结气体通过抽气风机进行连续抽气,防止臭气外溢影响环境;出料空心螺旋对高温物料进行边冷却边出料;操作方便。系统由污泥干化机、蒸汽压缩机、风机、管道泵等组成。 2.2.1污泥干化 (1)经过热后的产生的再生蒸汽蒸汽压缩机,在此再生蒸汽的温度和压力得到提升并能满足连续蒸发的需要。经过蒸汽压缩机压缩后的蒸汽为过热蒸汽,其压力稍高于大气压。 (2)再经风机提升压力后,送至锅炉送风机入口焚烧分解。 (3)废水,经污水泵排至。 图-1 工艺流程图 2.2.2污泥干化机 本项目污泥处理量为t/d(含水率为%)。设置台污泥干化机 。污泥干燥工艺作为污泥焚烧综合利用的首要环节,必须确保其性能安全、高效、可靠。本采用干化机污泥干化主设备。 污泥干化机技术条件: 处理能力 t/d含水率%的污泥GS-7 污泥入口温度 常温(20) 污泥出口温度 ~100 处理前含水率 % 处理后含水率 % 日处理能力 t/d,最大可达15 t/d 运行能力 ~8000h/a 寿命 25a 干化机技术性能: 主电机功率 kW 传热面积 ~m2 MVR蒸汽压缩机技术条件:kPa 101.3 进 口 状 态 饱和水蒸气 kg/Hr 500 饱和蒸汽蒸发量 m3/min 28.5 进口饱和温度 ℃ 进口饱和压力 kPa(A) 进口饱和蒸汽比容 m3/kg 3.41 出口饱和温度 ℃ 出口饱和压力 kPa(A) 进出口饱和蒸汽压差 kPa(A) 37.17 蒸 汽 压 缩 比   1. 温升 ℃ 1 2.2.3蒸汽干化系统描述以吨/日的污泥处理量设计干化系统。拟建立台污泥干化机,将污泥从含水率干化至%。 污泥干化车间为全封闭厂房,并通过锅炉二次吸风口形成负压,将臭气送入锅炉焚烧臭。 污泥干化后通过收集,通过斗式提升机送入干污泥仓存放。干污泥通过。 污泥干化机械采用空心浆叶式污泥干化机,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空心浆叶式干化机结构示意图 图-3 空心浆叶式干化机剖面图 干化机轴端装有蒸汽导入导出的旋转接头。蒸汽分为两路,分别进入干化机壳体夹套和桨叶轴内腔,将机身和桨叶轴同时加热,以传导加热的方式对污泥进行加热干化。连续送入干化机的,污泥进入后,通过桨叶的转动使污泥翻转、搅拌,不断更新加热介面,充分与被加热的机身和桨叶接触,被充分加热,使污泥所含的表面水分蒸发。同时,污泥随叶片轴的旋转向出料口方向输送,在输送中继续搅拌,使污泥中渗出的水分继续蒸发。最后,干化均匀的污泥由出料口排出。污泥经过干化后含水率0%的干污泥成为颗粒状污泥。污泥干化后的形态如图-4所示: 图-4 污泥干化后的形态 (1) 设备结构紧凑,装置占地面积小。由设备结构可知,干燥所需热量主要是由排列于空心轴上的空心桨叶壁面提供,而夹套壁面的传热量只占少部分。所以单位体积设备的传热面大,可节省设备占地面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