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白银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业务知识培训课件.doc

发布:2017-01-11约2.32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白银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业务知识培训 二0一二年十二月 培 训 内 容 一、乡镇、街道、村、社区卡册账表设置与填写规范 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计口径及信息化建设要求 三、乡镇、街道、村、社区各种会议记录设置与规范 四、层级动态管理 五、群众需求信息管理与应用 六、人口学校管理规范 七、计划生育协会管理规范 八、村民自治管理规范 九、访视手册填写规范 十、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 一、乡镇、街道、村、社区卡册账表设置与填写规范 (一)乡村统计帐卡的设置与管理 乡镇、街道主要设一卡两表五册。一卡即:育龄妇女登记卡;两表即: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上墙一览表;五册(电子版)即:生育节育管理册、环孕情服务和补救措施登记册(存放在计生服务所)、农村“两户”奖励优惠政策登记册、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登记册、《清理清查表》及花名册,以上登记表及花名册长期保存,按月运转。 村级设一卡一单一册(育龄妇女登记卡、计划生育月报告单、人口登记册),如实填写,月清月结。 (二)乡级、村级育龄妇女登记卡(以下简称育妇卡)项目内容填写说明 1、育妇卡,是每个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及其变动情况的记录,是乡、村两级实行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基础资料,也是提供统计数据的依据。建卡的对象是15-49周岁的育龄妇女(含离婚、丧偶、事实婚姻)。 2、育妇卡“门牌号”指该育龄妇女家庭户的门牌住址,暂无门牌号者可不填,“育妇编码”与乡级育妇卡的“编号”相同。 3、“育龄夫妇姓名”:填写该对夫妇现用名。 4、“男到女家”:填写男到女家时间。 5、“原有子女”:填写再婚前夫妇各自生育的子女总数(含判给对方的子女)。 6、生育安排栏审批时间:指给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妇安排生育发放《生育保健服务证》的时间。 7、生育证号格式:甘(省)D(市)01(区)XX(乡镇)XX(年份)XXXX(流水号),其中乡镇代码为《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中规定的代码,如公园路街道2006年发放的《生育保健服务证》的起始号为:甘D0101060001。 8、“生育史”:填写该已婚育龄妇女所生(含抱养)子女数。如属再婚者,判给前夫的子女,在备注栏内注明;现丈夫带来的子女也要填写,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9、“节育史”:填写夫妇采取过的所有的节育措施和时间(取环、补环情况也要填写)。使用宫内节育器的对象必须注明宫内节育器的名称和使用有效期。 10、“领取保健费”:换卡前的填写累计领取金额,换卡以后填写X元/月(如10元/月)。 11、村级育妇卡上必须贴有育龄妇女本人的照片,建卡人和建卡时间必须填写。 育龄妇女卡的新建与剔除:新婚夫妇和迁入育妇当月建卡,迁出和死亡的育龄妇女当月在卡片中记载清楚,10月份统一剔卡,到15岁进入育龄期和到50岁的超龄育妇在每年10月份统一建卡和剔卡,并长期保存退龄妇女卡片,尤其是退出育龄期的二女户育妇卡片,要装订成册,长期保存,以便为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的实施提供原始资料,也使养老储蓄的汇总有据可查。 育龄妇女卡的整理与装订:为了方便管理,应将育龄妇女卡以村为单位,按照孩次分类装订,即分未婚卡、已婚无孩妇女卡、已婚一孩妇女卡、已婚二孩妇女卡、已婚多孩妇女卡五种。在同一孩次中,排列顺序为:按组社顺序排列,同一组社先排无措施妇女,再按不同节育措施排列。育龄妇女由于孩次变动,育龄妇女卡至少应每季度按孩次整理一次。 育龄妇女卡的运转:每月3日至4日,乡村专干“月例会”时运转卡册。用月报告单信息,变更卡册表中相应的内容,乡村专干应一起核对卡册表,使乡级与村级卡册的内容始终保持一致,各统计资料之间的相关信息及逻辑关系保持一致。 每月将清理出的历年出生漏报,在村级月报告单中反映,出生时间按照实际出生时间标注,出生人数不计入报表当年出生人数。 (三)《生育节育管理册》部分项目的填写说明 1、使用范围:当年安排的生育对象、当年生育和节育的夫妇、当年新婚夫妇、上年度7、8、9三个月生育的夫妇。 2、夫妇姓名:填写该夫妇的现用名,必须与村育龄妇女登记卡中的姓名保持一致。 3、出生年月和初婚年月必须填写准确,要与村育龄妇女登记卡中的时间保持一致。 4、现有子女:指已婚育龄妇女在安排生育指标时的现存活子女。注意:在当年安排生育的孩子出生后不能再倒回来填写,安排生育一孩的对象填0,安排生育二孩的对象填1,依次类推,不能空填。 5、最后孩子出生的时间和性别:安排生育一孩的不填写,安排生育二孩的必须填写一孩的出生时间和性别(依次类推)。 6、安排生育孩次:指安排生育的一孩、二孩、三孩。安排生育孩次,也就是当年出生的孩次。安排生育时间,指给符合生育政策的夫妇安排生育发放《生育保健服务证》的时间。证号是当年或上年所发的生育证号。 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