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测试卷.docx
新上岗人员院感知识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医院感染的概念,正确的是()
A.感染和发病应同时发生
B.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
C.患者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D.探视陪住者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答案:B。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感染和发病不一定同时发生,探视陪住者不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2.下列哪种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A.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B.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
D.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答案:D。医院感染的判断标准中,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属于医院感染。选项A只有细菌定植无炎症表现不属于感染;选项B非生物性因子刺激产生的炎症不属于感染;选项C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3.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A.门诊、急诊患者
B.探视者
C.医务人员
D.住院患者
答案:D。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住院患者,因为住院患者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且在医院环境中暴露时间长,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机会多。门诊、急诊患者停留时间短,探视者不是主要感染对象,医务人员虽有感染风险,但不是主要发生人群。
4.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生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患者
答案:C。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环境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隔离传染患者等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但相比之下,洗手具有便捷、成本低等优势。
5.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
A.不用洗手
B.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C.没必要戴手套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医务人员在上述情况下都应当实施手卫生,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保护患者和自身安全。接触患者体液等情况时通常需要戴手套,摘手套后也需要洗手。
6.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答案:B。医疗废物在暂存间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以防止医疗废物长时间存放导致病原体滋生和环境污染。
7.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时,浓度及作用时间分别为()
A.250mg/L,10分钟以上
B.50mg/L,10分钟以上
C.100mg/L,20分钟以上
D.200mg/L,30分钟以上
答案:A。用含氯消毒剂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进行消毒时,一般使用浓度为250mg/L,作用时间10分钟以上。
8.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A.2例
B.3例
C.4例
D.5例
答案:B。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9.下列物品中不属于医疗废物的是()
A.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
B.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
C.过期消毒剂
D.病理标本
答案:B。使用后的(一次性塑料)输液瓶(袋)未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不属于医疗废物。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过期消毒剂、病理标本都属于医疗废物。
10.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措施错误的是()
A.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B.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C.导尿管不慎脱出,应立即插回
D.集尿袋应保持低于膀胱水平,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答案:C。导尿管不慎脱出后,不能立即插回,应评估患者情况,由医务人员按照无菌操作原则重新插入导尿管。选项A、B、D都是预防导尿管相关尿道感染的正确措施。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
答案: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飞沫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2.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答案:洗手是指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