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一、试题结构分析
1.试卷结构
试卷共种题型,分数分配为:单项选择题为小题,共分;题为道小题,共分。
2.内容结构
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水平层次要求,试题知识部分占30%;能力部分占44%;情感部分占26%。
3.难易比例
试卷严格按照易、中、难为7:2:1的比例命题。试题有一定的梯度,坡度适宜。
二、试题特点分析 1.知识与能力并重。
本套试卷立足于考查学科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既高度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充分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通过深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通过强化对综合能力的考查来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
如第题:该试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这里对基础知识的死记硬背 2.突出社会热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思想品德学科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套试卷中的很多设问都是直接以热点问题为背景资料切入的。试题考查了社会热点问题,而这些问题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学生思考和作答,引导他们学会与人为善、做有责任心的公民、诚实守信、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正确对待各种文化,符合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体现了三贴近即“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
3.取材乡土化、生活化。
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依据这一教学建议,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处理有效信息、多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
如第题: 4.体现教育性,试题切入社会的生活,渗透道德意识、道德情感的教育。
思想品德课的功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的培养,试卷也应该体现其德育功能,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如第题, (二)答题情况分析
1.关于选择题。选择题共小题,满分分。该题得分较高,最高得分为分,最低得分为4分,得分率为87.5%,平均分为分。该题考查的是学科的核心知识及核心能力,体现的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试题的基础性较明显。
2.关于题。共题,满分为分,该题得分率为48.2%,平均分为27分。第题得分率最高,最高得了满分即分,平均得分为分,得分率为%。 2.对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思想品德学科的考试着重突出能力的考查,但这绝不意味着基础知识可有可无。近几年来,思想品德试题大部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理论的了解、理解及运用。虽然试题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是简单地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设置一定的背景材料,要求以基础知识为依据进行回答,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是答不好的。这说明试题在考查知识时渗透着能力,考查能力时以知识为依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要让学生在通览教材的基础上,熟悉教材,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并能准确识记有关的概念、原理。
(2)引导学生参与、师生互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的新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学生主动学习与创造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概念、原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利用翔实的信息和现实材料,引导学生议论、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热点问题。时代性是思想品德学科的基本特征,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基本教学原则。近几年来,思想品德试题越来越突出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国内外重大社会热点问题的能力,这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目前考试命题的方向。时政热点从来就是命题的重点,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更是命题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广大教师一定要关心国内外大事,认真学习、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广泛收集、整理社会热点资料,尤其是与教材重要知识点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资料。另外,要求学生常看新闻联播等,关心、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也可以利用课前5分钟进行新闻播报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全面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在集体研讨问题时,教师要多关注基础比较差、思维容易发生障碍的学生,经常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要善于发现这些学生的优点,并及时表扬和鼓励他们。在分组时尽可能地将这部分学生与基础好、善于帮助他人的同学分在一个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