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DB5132 T 95-2024.pdf
ICS65.020.40
CCSB65
5132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标准
DB5132/T95—2024
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QualityMonitoringandEvaluationofNaturalAbies
fargesiivar.faxoniana
2024-12-23发布2025-01-23实施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32/T95—2024
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检测与评价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林质量的监测方法、评价原则、评价对象、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本文件适用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监测与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于本文件。
GB/T26424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LY/T2908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
DB/T2984云杉人工林健康经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天然林Naturalforest
天然起源的森林,包括自然形成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或者萌生所形成的森林。本文件所涉及的天然
林主要是指原天然林区的原始林、干扰后的原始林或过伐林、天然次生林。
3.2
岷江冷杉Abiesfargesiivar.faxoniana
松杉目、松科、冷杉属乔木,高达40米,胸径达1.5米。为我国特有树种,产于中国甘肃南部洮河流
域及白龙江流域、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及大、小金川流域以及康定折多山的东坡等高山地带。
3.3
自然度Naturalness
反映森林生长发育过程状态与森林稳定(顶极)状态的距离的指标。
4监测方法
4.1样地设置
4.1.1监测样地
在评价小班内按照天然林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布设监测样地。
4.1.2监测样地数量
1
DB5132/T95—2024
22
监测样地数量根据小班面积确定,当面积6hm时设样地不少于2个,6hm≤小班面积12
222
hm时设样地不少于3个,12hm≤小班面积20hm时设样地不少于4个。样地总面积不少于小班
面积的1.5%。
4.1.3监测样地布设方法
乔木样地可设为正方形或长方形,样地大小根据林分特征设为20m×20m、25.82m×25.82m
或20m×30m。在乔木样地的4个角分别设置1个灌木样地和1个草本样地,灌木样地可设为2m×2m
或5m×5m,草本样地为1m×1m。
4.2监测内容
包括群落结构及特征、林分及林木特征、乔木层树种组成、幼树树种组成、更新能力、下层木盖度、
地被物盖度、土壤厚度等。
4.3监测时间
每年5月~10月。
5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评价
5.1评价原则
岷江冷杉天然林质量评价应符合科学性、代表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
5.2评价对象
主要是岷江流域的公益林,以小班为单位开展评价。
5.3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