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四章地球与宇宙填空练习答案.pdf

发布:2024-08-04约4.8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地球与宇宙

一、太阳:

1.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植物的向光性、光

合作用和叶镶嵌等都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2.太阳直径:140万千米,表面温度:6000℃,中心温度1500万℃,日地距离:1.5亿千米,

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500秒,约8分钟。

3.太阳大气(由里至外):光球层(太阳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我

们肉眼看到的是光球层,在日全食时可观察到日冕层。

4.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由于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太阳黑子最多的那一年,成

为太阳活动峰年,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

活动强弱的标志。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太阳活动的影响:①干扰地磁场,产生“磁暴”,使指南针不指南②干扰电离层,影响短波

通讯③产生“极光”现象④影响气候,造成洪涝,旱灾⑤使地面上紫外线增强。

5.学习使用天文望远镜: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

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损伤。

6.正确使用天文望远镜:(1)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安放。(2)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用寻星

镜对准目标星体,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3)用主镜观察目标星体。

二、月球: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月球表面明暗相间,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和盆地,分别

被称为月陆和月海。月球的表面布满了环形山,主要是早期小天体撞击月球的产物,一些是

古老火山的爆发形成。

2.月球的直径:3476千米,是地球直径的3/11倍,是太阳直径的1/400倍,月球体积为地

球体积的1/49,质量为地球的1/81。地球与月球的距离约38.44万千米,约为日地距离

1/400。

3.月球上没有的大气层,因此在月球上,昼夜温差大,听不到声音,天空的背景是黑色的。

月球上没有水,因此没有生命,没有天气变化。由于月球质量小,所以月球引力是地球的

1/6。月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4.第一个利用火箭飞行的是万户;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三、太阳系:

1.太阳系是由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慧星、流星体等天体按一定的轨道围绕太

阳公转构成的。太阳是太阳系中心天体,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各天体按一定的椭圆

轨道绕日自西向东运动。

2.按与太阳由近至远的顺序排列,八大行星分别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

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体积最大:木星、土星;有光环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最多:木星、土

星;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宜生命存在的天体。唯一逆向自转行星:金星。木星上有大红斑

(由气体激烈运动形成的旋涡)。水星:离太阳最近的行星,貌似月球。火星:与地球最相

似,被称为“红色星球”,最引人注目的地形特征是干涸的河床。土星的光环由碎块和微粒

组成。

4.彗星包括彗核、彗发、彗尾。彗尾的朝向始终背向太阳,离太阳越近彗尾就越长。彗核

主要由岩石碎片和固体微粒和冰块构成。最著名的彗星哈雷彗星的周期是76年。

5.流星现象,流星或流星雨没有烧尽的部分落到地球表面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叫陨石。

四、宇宙:

1.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到银河系中心的距离3万光年。

2.银河系:侧看:中间厚,四周薄像铁饼,俯视:大旋涡,有四条螺旋臂。由众多恒星及星

际物质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天体系统。

3.宇宙的层次结构: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宇宙(总星系)

4.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美国,阿姆斯特朗。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2003

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试飞成功。

5.希腊人把天空划分48个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同一地

点不同时间看到的星空不一样;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在赤道地区可以观测

到全部的星座。北极星是北半球上最好的指北参照物。

6.北斗七星——大熊座,北极星在小熊座,织女星在天琴座,牛郎星在天鹰座,天狼星在大

犬座,南天星空中天狼星是最亮的星。

7.把北斗星斗前二星连线并朝斗口方向延伸约5倍距离即可以找到北极星

8.北斗七星斗柄指向随季节变化:春夏秋冬对应东南西北。

9.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6等星肉眼可以看到最暗的星等,星等越小星越亮,如太阳是-26.7

星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