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蒙古族搏克起源与变迁.doc

发布:2018-06-21约3.91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蒙古族搏克起源与变迁   “搏克”为蒙古语,汉译为“角力、摔跤”,俗称蒙古式摔跤,是一项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古代“搏克”被蒙古先民称作“王者运动”,是祭祀、集会经常开展的一项竞技活动,也是古代推选蒙古将领的一项约定俗成的标准。现今“,搏克”成为草原文体盛会---“那达慕”的主要内容,与射箭、赛马统称为“草原三艺”,是彰显蒙古族游牧文明的主要体育文化形态之一。   一、搏克起源   据《后汉书》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俗善骑射,弋猎禽兽为事。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有勇健能理决斗讼者,推为大人……”[1]2979即在汉朝初期,亦即蒙古先民---乌桓部落时期搏克运动就已经成为一项决斗和角力项目,并且是推选部落首领的一项主要条件,为蒙古先民们所推崇,被尊称为“王者运动”.另据《1955-1957 陕西长安沣西发掘简报》介绍“:1955 年于陕西省长安县客省庄第 140 号墓出土了汉代匈奴人角力铜牌。”[2]519该铜牌镌刻了二匈奴人角力比赛的情景:二力士上体赤裸,下身穿紧腿裤,互相弯腰扭抱作相扑状,左右各有一匹配有鞍辔的马,马头上方各有一棵树,两人头上还有一只乌,张嘴展羽。可见,在汉代初期即匈奴同期,蒙古先民等北方游牧民族就已经广泛开展摔跤活动,距今有两千年以上的发展历史。此外蒙古先民在长期的狩猎、战争、驯养牲畜实践中,练就了突出的徒手格斗能力。加上北方少数民族舞蹈的哺育,以及匈奴、突厥、契丹等北方民族角力活动的启发和影响,形成了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摔跤形式---搏克。正如《塞北文化》所述“:摔跤运动的产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据考古发现,摔跤是在原始部落时期产生,是从北方民间舞蹈演变过来的。”   二、搏克变迁   1.蒙古汗国搏克。据史料记载,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时期,搏克曾作为他树立威望、排除政治异己的一种手段:当征服主儿勤部落后“,成吉思合罕,一日,命不里孛阔,别勒古台(铁木真之弟)二人相搏。不里孛阔之在主儿勤也,不里孛阔能以只手执别勒古台,以只足拨倒,压而不令其动之者也。……不里孛阔本不可胜者,姑为之倒,别勒古台力不能制,抗以肩,上其臀,返顾成吉思合罕,见合罕啮其下唇,别勒古台会意,遂跨其身上,交其二领扼其喉,以膝按其腰,力扯而折之”[4]106.不仅如此,成吉思汗还利用这一手段铲除了奸臣通天巫:“成吉思合罕闻孛儿帖夫人此言,乃谓斡惕赤斤曰:通天巫今其来呼!   任汝所能为,汝其知之。……斡惕赤斤即揪通天巫之衣领,曰:昨汝令我悔焉,(今)相试之。遂揪其领,拖向门,通天巫还揪斡惕赤斤领而相搏矣。……斡惕赤斤拖通天巫而出,先备于门阀间三力士迎来,执通天巫拖出,折其腰,弃于东厢车群之端矣。”[4]27813 世纪蒙古军西征时期,搏克运动在蒙古军中得到广泛开展。   “巴都西征,在俄罗斯境内的乌尔卡山麓的草原上,举行了那达慕大会’.最后两名跤手决赛,叫套哥儒勒的跤手将对方摔倒在地’,败者却卧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地哭泣说:我就此而死,那就痛快了。这时有一小队骑士前来说:恩惠的巴都罕命我等前来传旨,罕夸耀你们的勇敢无畏,将你二人编入蒙古护卫军中。”[5]359当时,凡在军中取得搏克冠军称号的人,便能得到“国家勇士”称号,具有这种高强本领的人,不仅受到人们的尊敬,还被提拔为蒙古大汗贴身护卫。发展到窝阔台称汗时期,随着蒙古汗国地位的巩固,搏克运动除作为军事训练的手段外,还是汗国王公贵族的一项观赏性竞技运动。   “窝阔台喜欢观角力,延致蒙古、钦察、汉地之力士甚多。闻波斯之力士善斗,乃命绰尔马罕遣送之来。绰尔马罕遣波斯力士二十人赴蒙古。中有着名者两人,一名比烈,一名磨柯末沙。窝阔台见之,颇赏比烈之魁梧有力。……翌日,伊勒赤歹以其队中一人至,与比烈角力。两人相扑时,蒙古力士投比烈于地。比烈戏曰:紧持我,否则我将脱身而起。语甫毕,亟反执蒙古力士而投之地。……因厚赏比烈,别赐银五百巴里失。”[6]204即在蒙古汗国时期,因为统治者休闲娱乐需要,客观地加强了搏克同波斯、西域、中原等地区摔跤活动的进一步交流,对于搏克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元代搏克。1260 年以后,随着蒙古民族马踏中原,蒙古族宫廷体育渐成体系:有检验蒙古军人长跑能力的“贵由赤”竞技,也有供贵族欣赏的马球活动,更有宫廷脱灾祈福的“射圃”仪式,同时也有王公贵族休闲项目蒙古象棋、双陆棋等。但这并没有冲淡蒙古贵族对搏克的钟爱,始终把摔跤能力作为提拔和选择武将的条件之一,《元史·二纪》载“:班朝诸司,听皇太子各置一人。以拱卫直都指挥使马谋沙角抵属胜,遥授平章正事。”[7]481更难能可贵的是,为把摔跤这项运动有效地管理好,元代初期还设立了专门管理搏克运动的官方管理机构---勇校署,延佑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