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15T 3633—2024苜蓿越冬等级评定规范.docx

发布:2025-04-04约2.69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01CCSB25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3633—2024

苜蓿越冬等级评定规范

Technicalstandardofassessmentofalfalfawintersurvivalrating

2024-08-20发布2024-09-20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5/T3633—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1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伊禾绿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畜牧总站、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陶雅、李峰、李文龙、云岚、那亚、魏晓斌、柳茜、张亚光、张晨、高洁、韩春燕、李珍。

DB15/T3633—2024

1

苜蓿越冬等级评定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苜蓿越冬等级评定方法中的温室育苗、大田移栽、刈割、冬前灌溉、越冬率测定、越冬指数评定和越冬等级评定的技术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紫花苜蓿和杂花苜蓿的品种、品系及其种质材料的越冬等级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2703紫花苜蓿种植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越冬率wintersurvivalrate(WSR)

苜蓿越冬返青后,存活植株数占越冬前存活植株总数的百分比。

越冬指数averagescoreindex(ASI)苜蓿越冬返青后,株丛的生长状况。

越冬等级wintersurvivalrating

根据越冬率和越冬指数对越冬能力进行分级。

4温室育苗

条件

温度控制在18℃~30℃。

时间

育苗时间不晚于4月上中旬。

2

DB15/T3633—2024

4.3容器和基质

选用培养钵高度20.0cm~21.0cm,上下口径分别为4.0cm和1.5cm;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为2:1:1,混匀的混合物。

4.4方法

播种前每钵浇水70ml,每钵播种2~4粒,播后覆盖1.0cm~1.5cm厚的蛭石,充分喷洒水;苗期适量浇水,生长至5叶期(5个三出复叶)时间苗,每钵1株。

5大田移栽

5.1地块选择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有灌溉条件。前茬为禾谷类作物。

5.2苗床准备

移栽前1周耕翻,深度30cm~35cm,耙糖平整,浇透水。

5.3移栽

温室幼苗生长至8周后,刈割留茬5cm~8cm,移栽至苗床。每个品种每个重复定植30株,株距30cm,行距60cm,4次重复。

5.4田间管理

按照NY/T2703执行。

6刈割

大田建植后,于初霜前21d~25d进行最后1次刈割,留茬高度5cm~8cm。

7冬前灌溉

冬前灌溉量35m3/667m2~40m3/667m2。

8越冬率测定

翌年返青后,计数存活的植株,计算越冬率,越冬率计算见公式(1):

式中:

WSR——越冬率;

S——返青后存活植株数;

W——越冬前存活植株总数。

9越冬指数评定

……

(1)

3

DB15/T3633—2024

9.1测定期

翌年返青后,无伤害植株高度达15cm~20cm时进行评定。

9.2评分依据

按照表1和图1确定评分依据。

表1评分依据

返青状态

紫花苜蓿生长状况

得分值

无伤害

植株表现均匀、一致,株丛饱满,株形近圆锥形,分枝数多,茎秆长度基本相同

1

轻度伤害

植株表现较为均匀,株丛饱满度下降,株型不规则或株丛稍显稀疏,生长状况参差不齐

2

明显伤害

植株表现不均匀,枝条高度差异大,分枝少,株丛不饱满,枝条稀疏,有缺失

3

严重伤害

植株茎秆稀疏,株丛枝条严重缺失,一般2~3个,返青枝条高度差异大,多数枝条较矮

4

死亡

植株无返青枝条,已全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