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教案课程第十一章网络计划技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1 -
第十一章网络计划技术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能达到根据工程特点绘制一般的施工网络计划,并转化为横道图;非肯定型网络计划的应用和计算。
教学要求:⒈了解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了解网络计划的调整和控制,网络计划的电算方法; 了解网络图的优化方法。
⒉熟悉网络图的优化方法,并能根据工程特点编制一般的施工网络计划。。
⒊掌握双代号、单代号、双代号搭接网络图的绘制和计算方法,网络图转化为横道图 。
教学重点:单代号、双代号搭接网络图的绘制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单代号、双代号搭接网络图的绘制,双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含义及其计算,网络图转化为横道图。
教学方式:讲授法
参考资料:⒈ 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第2版).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⒉ 张明华 杨正凯.《建筑施工组织》.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⒊ 徐悦.《建筑施工组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⒋ 闵小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指导》.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教学过程及内容:
11.1 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及方法
11
⒈ 概念:
① 网络计划技术是应用有向网络图来表达一项计划中每项工作的先后顺序和相互的逻辑关系;然后计算时间参数,找出计划中关键线路和可利用的机动时间;在按照一定的优化目标,不断改善和优化计划安排,使计划达到整体优化;并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通过检查、控制、调整保证计划目标的按期实现。
② 网络图是由箭头和节点组成的有限有序有向网状图。
⒉ 分类: 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网络图。
11.1.2
优点:
能明确表达各项工作开展先后顺序和反映出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进行各种时间参数的计算;能找出关键工作,便于工作中抓主要矛盾;便于更好的控制和监督,也能更好的调配人力、物力。
⒉ 缺点:在计算劳动力,资源消耗时,与横道图相比较为困难,也没横道图简单、直观。
11.1.3 双代号及单代号网络图的构成要素
⒈ 单代号网络图:用节点表示工作,箭线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
⒉ 双代号网络图:
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应表示一项工作。箭线的箭尾节点表示该工作的开始,箭线的箭头节点表示该工作的结束。
11.1.4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一、双代号网络图的组成要素:
⒈ 工作:
独立存在的活动、工序、过程等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实工作 :
A.既消耗时间,又消耗资源;B.只消耗时间,不消耗资源
⑵虚工作: 既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⒉ 节点:连接箭线两端的圆圈,表示前面工作结束,后面工作开始。(紧前工作,紧后工作)
⒊ 线路:从网络图的起点结点开始,顺着箭头的方向到达终点节点,中间经过一系列结点和箭线组成的“通道”。
二、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
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具体的施工客观条件,以统筹安排为原则。
绘图步骤:
① 任务分解,划分施工工作。
② 确定完成工作计划的全部工作及其逻辑关系。
③ 确定每一工作的持续时间,制定工程分析表。
④ 根据工程分析表,绘制并修改网络图。
逻辑关系:
各工作间的逻辑关系,既包括客观上的由工艺所决定的工作上的先后顺序关系,也包括施工组织所要求的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
绘图原则:
绘制双代号网络图最基本规则是明确地表达出工作的内容,准确地表达出工作间的逻辑关系,并且使所绘出的图易于识读和操作。具体绘制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 正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注意:工艺逻辑:由施工工艺所决定的各过个施工过程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组织逻辑:在施工组织安排中,考虑劳动力、机具、材料或工期等的影响,在各个施
工过程之间主观上安排的先后顺序关系。
a) A.B.C三项工作依次进行:
b) A.B.C三项工作同时进行:
c) A.B.C三项工作同时结束:
d) A.B.C.D四项工作,A完成后C开始,A.B完成后D开始:
e) A.B.C.D.E五项工作,A.B完成后D开始,B.C完成后E开始:
f) A.B.C.D.E五项工作,A.B.C完成后D开始,B.C完成后E开始:
② 在网络图中只有一个起点节点,一个终点节点。
③ 节点的编号原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箭头由小到大。
④ 网络图中不得出现闭合回路(循环回路、逻辑环)
⑤ 不得出现反箭头,双箭头或无箭头。
⑥ 箭线应用直线、折线,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虚工作。
⑦ 两个节点只代表一项工作。
⑧ 不得出现无箭头或箭尾节点的箭线。
⑨ 尽量避免交叉箭线,否则应使用过桥法或指向法。
11.1.5网络图的排列与连接
一、? 网络图的排列
⒈ 按施工的工段排列:将同一施工段上的各顶工作排列成一排。
例:某基础工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