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留置导尿技术操作马鹤云.ppt

发布:2016-11-03约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尿培养采集方法2 留置导尿患者——尿培养采集方法: 导尿管夹闭2h 断开连接 导尿管末端消毒三遍 留取中段尿 标本及时送检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 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患者:0.5%碘伏棉球擦拭外阴和 尿道口;男患者:0.5%碘伏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 包皮,每日1~2次。 集尿袋的更换:一次性引流袋1/日. 尿管的更换:硅胶导尿管:1/月。 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应维持在2000ml左右, 以产生足够的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 注意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 有结晶时,应及时处理,每周检查尿常规一次。 拔导尿管前,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可采用间歇性夹管方 式。夹闭导尿管,每2h开放一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 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并鼓励 其主动参与护理。 说明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对预防泌尿道感染 的重要性,每天尿量应维持在2000ml以上,达到自然冲洗 尿道的作用,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预防尿 路结石的形成。 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 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 告知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 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 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 * 留置导尿技术 临夏市人民医院 创外科马鹤云 主 要 内 容 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留置导尿的目的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 男性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男性成人尿道长18~20cm,管径平均为5~7mm.尿道在行径中粗细不一,有3个狭窄和2个弯曲。 男性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3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以尿道外口最窄 男性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2个弯曲为:耻骨下弯,在耻骨联合下方2cm处,凹面向上,包括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的起始部;另一个弯曲为耻骨前弯,在耻骨的前弯下方,凹面下,位于阴茎根和体之间,如将阴茎向上提起,此弯曲可消失。 女性尿道的解剖生理特点 女性尿道很短,全长4~5cm,直径8~10mm 留置导尿的目的 为尿潴留患者引出尿液,减轻痛苦。 协助临床诊断,留尿作细菌培养。 为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 抢救危重患者时正确记录尿量,以便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避免盆腔手术误伤脏器。 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便于引流和冲洗,促进伤口愈合。 为尿失禁和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并训练膀胱功能。 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及有效的护理途径和对策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医护人员接触各种患者,因而医护人员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 0.5%碘伏行会阴及尿道口消毒  合理选择导管 选择导管应根据患者选择合适型号的导管,导管的口径大小,应根据尿液的外观、导尿的目的、年龄大小及临床症状等综合考虑,如尿液清可选择口径小些,尿液呈混浊或有沉淀及血尿选择口径较大些。 一定要仔细检查气囊 是否破损漏气,要进 行通气试验后才能使 用。 合理选择导管 单腔导尿管:一次性导尿 双腔导尿管:留置导尿 三腔导尿管:膀胱冲洗或向膀胱滴药 老年前列腺肥大的插管 老年前列腺肥大的患者插管时可遇到阻力,是因为前列腺增生使前列腺段尿道弯曲、伸长,呈裂隙状。由于围绕尿道的腺体结节增生,又使弯曲的尿道呈不同程度的角度,造成插管失败。这时可稍等片刻,让患者做深呼吸,减低腹压,使膀胱颈部肌肉松弛,再徐徐插入,绝不能强力插入造成尿道损伤,利多卡因尿道黏膜麻醉可减轻疼痛,抑制尿道括约肌痉挛,有利插管成功。 留置导尿的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尿路感染。 插入导管动作要轻柔,以免损伤尿道粘膜,若插入时有阻挡感,可更换方向再插入,见有尿液流出时再插入7~10cm,勿过深或过浅,尤忌反复抽动尿管。 为女患者插尿管时,如导尿管误入阴道,应另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管。 对膀胱过度充盈者,排尿宜缓慢,一次不得超过1000ml,以免膀胱骤然减压引起血尿和血压下降导致虚脱。 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患者尿管拔除后,观察患者排尿时的异常症状。 留置导尿技术操作规范 评 估 操 作 前 准 备 操 作 流 程 操 作 后 处 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