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障碍儿童的特点及矫正策略的个案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多动障碍儿童的特点及矫正策略的个案研究”实施计划
?吴美玲?? 刘培梅
?一、研究的缘由 进入三年级,本班学生章志文让老师焦头烂额。上课时,他行为难以自控,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做作业时,边做边玩,心不在焉,各科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只能完成10%左右,而且错误百出;自理能力较差,桌面、抽屉每时每刻都乱七八糟,需要的东西常常不知去向。与此同时,家长拿着孩子几乎空白的练习本,找到了我们,诉说他在完成家庭作业时的种种问题。很显然,小文的表现远远滞后于其他儿童。根据医生的诊断,我们查阅有关资料,发现该儿童的表现具有多动的症状。作为老师,教育、矫正其异常的行为,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我们责无旁贷。
二、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 多动障碍儿童的特点是指儿童行为表现中所呈现出来的与生活群体中其他同龄儿童有明显差异的多动特征。 汉语词典说,矫正即改正、纠正,策略指的是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本计划中所说的矫正策略,是指根据研究对象多动障碍行为的成因和特点而制订的矫正方法及措施。
三、研究目的 通过对多动障碍儿童的研究,促使其达到以下要求: 1、在行为习惯方面:能比较规范地坐立、行走;能安静、卫生地进餐;能较快地洗漱、穿衣、叠被;能独立地收拾整理书包、抽屉和文具盒;能保管好自己的学习用品,不丢三落四。 2、在学习习惯方面: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延长,回答问题时,控制自由发表的毛病,不插嘴。能注意保持安静,不大幅度乱动。做作业时,能保持稍长时间不分心,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对量作业。
四、研究内容 1、观察、了解、分析该生异常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2、针对该生反映出来的多动特点,对其异常的心理和行为进行教育、矫正,并形成一套有效的矫正策略。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查阅研读资料,对多动儿童的特点作比较全面的了解,学习有关理论,为个案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观察法。在整个研究过程当中,有目的地调查、观察研究对象在学习、生活、交往中的表现,为教育和改善其不良的行为提供依据。 3、实验法。通过实验,检测矫正、教育方法的有效性,优化干预策略,为进一步纠正研究对象的行为积累经验。
?六、研究的具体步骤(见下表)
研究阶段 内容 负责人 备注 准备阶段(2006年9月) 1、查阅、搜集、研读有关“多动障碍儿童”的资料 刘培梅、吴美玲 2、讨论确定研究方法、步骤、进程 刘培梅、吴美玲 3、制定研究计划 吴美玲 实施阶段(2006年10月——2007年4月) 第
一
阶
段
(2006年10月) 调
查 1、了解研究对象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 刘培梅 2、对本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吴美玲 3、召开科任老师会议,了解研究对象在其他学科课堂上的表现及作业情况 ?
刘培梅 观
察 1、设计观察类目、代码表、图示表,确定观察时段、记录频率、图示方法 ?
刘培梅、吴美玲 2、连续10天跟踪观察 课堂表现、作业表现 吴美玲 课间表现、就餐表现 刘培梅 小结 分析调查、观察的结果,概括研究对象的多动特点,撰写调查报告。 刘培梅、吴美玲 第
二
阶
段(06年11月到07年4月) 1、讨论确定矫正策略 刘培梅、吴美玲 2、与家长联系,商量家长干预的内容及方法以及注意点 吴美玲 3、
实
施
干
预 家长干预 家长 ?
全过程心理辅导(谈话、讲故事) 学校干预 和研究对象签定协议 刘培梅 重新安排研究对象的座位 刘培梅 各种训练 一分钟抄写词语训练、平衡木行走训练 ?吴美玲 一分钟计算训练 刘培梅 排球、跑步、爬攀登架活动 刘培梅 听觉抗干扰训练 吴美玲 视觉抗干扰训练 刘培梅 4、检测干预效果(问卷调查、教师观察、记录、分析) 刘培梅、吴美玲 ? 总结阶段(2007年5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研究心得体会。 ?
吴美玲
刘培梅 撰写研究论文 撰写研究报告、研究工作总结。 准备研究课(教育活动),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七、预期成果及形式
研究案例1—2篇
随笔1—2篇
研究报告1篇
论文2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