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1.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复习: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是什么?它给我们什么样的方法论? 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坚持-?怎样做到-? 求索真理的过程 我们能获得真理吗? 我们怎样获得真理? 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的含义是什么?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 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主体 性质 对象 一、实践及其特征 实践的两层含义: 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如何理解“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①小行星撞击地球 大猩猩上树 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③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④ 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 ⑤学生教室里听课 教师备课 ⑥《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⑦科学家共同绘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 × × × × √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1.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形式) 2.变革社会的实践 3.科学实验 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 工人做工 农民种田 牧民放牧 渔民捕鱼 战士打仗 演员表演 教师讲课 医生治病 司法人员办案 营业员售货 科学工作者搞实验 2.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看图分析: 说一说: 上图表示什么意思?虚线处填入什么恰当的词。 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对象、手段三大基本要素.都是客观的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 客观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实践主体的能动性 原因 表现 实践主体的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 (2)实践是主观能动性的活动 什么是社会性、历史性? P43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961年人类首次升入太空(前苏联) 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美国) 2004年勇气号登陆火星(美国) 实践是历史性的活动 ⑶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想一想 一些科学家通过科学实验取得重大发现,以至用他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科学定理、定律。他们的科学实验工作是否具有社会性?为什么? (1)科学家的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2)科学家也是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他们离不开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3)他们的实践活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总结与归纳: 1.实践基本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1)客观物质性 (2)主观能动性 (3)社会性、历史性 2.实践的三个特征 3.实践的构成要素: 4.实践的基本形式: 主体(人)、对象(客观事物)、手段(工具) 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 评析:老者和农夫的观点谁对? (农夫的观点是对的) 农牧业生产 战争 改革开放 …… 居里夫人科学实验 实践 天文学 孙子兵法 邓小平理论 对镭元素的认识 认识 …… 说明了什么?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判断: 1、“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才继续深化发展认识。 (可以获取间接经验) (可以获取直接经验)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认识从哪里来? 个人知识可以通过学习获取 能不能说:认识有两个来源?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实践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启示: 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教材质疑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或:实践的需要,尤其是生产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现代实践提供着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密的认识工具和认识手段。日益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帮助人们深入探索和研究客观世界的奥秘,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例如,美国“勇气”号火星登陆器与火星表面接触后,2004年1月17日展开了它的机器手臂,开始了对火星土壤的微观探测,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进行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