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成分白鲜碱、茵芋碱、茵芋苷的荧光性质与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7-26约1.0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药成分白鲜碱、茵芋碱、茵芋苷的荧光性质与分析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珍贵遗产,中药化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意义。深入研究中药成分的荧光性质,发掘新的分析方法,可以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同时也可以为中药的药理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白鲜碱、茵芋碱、茵芋苷是广泛存在于中药茵陈、茵陈蒿、紫花地丁等植物中的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然而,关于这些成分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却比较缺乏,需要进一步探究。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本研究拟探究中药成分白鲜碱、茵芋碱、茵芋苷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具体包括以下研究内容:

(1)白鲜碱、茵芋碱、茵芋苷的荧光光谱特性研究,包括荧光发射光谱、荧光激发光谱、荧光量子效率等参数的测定;

(2)探究pH值、溶剂、温度对其荧光性质的影响;

(3)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等分析方法,研究荧光检测对中药成分的选择性、灵敏度和精密度。

三、研究预期结果

通过对白鲜碱、茵芋碱、茵芋苷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可以获得以下预期结果:

(1)深入了解中药成分的荧光性质及其影响因素,为药理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2)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等分析方法,以荧光检测的方式实现对药材及中药制剂中这些成分的定量分析,提高了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3)为中药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中药的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

四、研究进度计划

(1)前期准备及文献综述阶段:1月;

(2)荧光光谱特性研究及对环境因素的影响分析阶段:6月;

(3)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毛细管电泳-荧光检测法等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实验阶段:6月;

(4)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阶段:2月;

(5)论文撰写及答辩准备阶段:2月。

五、参考文献

[1]吴佳宁,杨勇知.中药荧光成分的研究进展[J].滁州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8(4):1~6.

[2]魏秀华,章立娟,杨鹏鹏,等.浅谈荧光分析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药房,2013,24(8):769~772.

[3]王军,郝咏.液相色谱-荧光法及其在声波提取中药成分中的应用[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12(9):1023~102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