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算监督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预算监督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预算是一个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我国自1994年开始实施预算制度改革以来,预算制度重心逐步转向政府经济责任制和国家财政可持续发展方向,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预算监督是预算制度中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加强对政府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确保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范财务风险,保证政府财政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然而,我国当前的预算监督制度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是责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二是监督权力分散,监督难度较大,监督结果不够公开透明;三是地方预算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监督部门能力与财权不平衡。
因此,开展我国预算监督问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我国预算制度的演进和发展历程。
2.我国预算监督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重点探讨财政预算的透明度和公开性、责任追究机制、预算监督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等问题。
3.结合国内外预算监督的先进经验,提出我国预算监督的改进措施和政策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我国现行预算监督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我国预算监督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启示。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成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我国预算监督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我国预算监督改革提供参考和建议。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
1.对我国预算监督制度的演化历程、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掌握我国预算监督制度的状况。
2.总结国内外预算监督的先进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预算监督改革的政策建议与措施,为我国预算监督制度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3.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探讨公众对我国预算监督制度的看法和评价,为政府加强预算公开和透明度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我国预算监督现状和问题,对优化我国预算监督制度,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保障预算资金的合理使用和防范财务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本研究还可以提供有关国家预算管理和经济发展方面的权威数据资料和指导性意见,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理性的决策参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