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案例教程 教案6.4交叉验证原理.docx
04交叉验证原理
1
我们本节课来学习交叉验证。
交叉验证,它是一种强大的模型验证技术,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模型对未知数据的预测性能。在数据量不足或希望尽可能减小数据分割带来的随机性影响时,这个交叉验证就显得尤为重要。
2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交叉验证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交叉验证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集分为几个部分,通常我们称之为折或者折叠,然后呢进行多轮训练和验证,在每轮中选择一个折作为验证数据,其余折作为训练数据。
最终模型性能的评估就基于各轮验证结果的一个平均值。
3
那么,交叉验证一般分为三个类型。第一个类型是K-折交叉验证。
这是最常见的交叉验证类型,首先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大小相等的互斥子集,然后进行K轮训练和测试。每轮中用K-1个子集的并集作为训练集,剩下的那些子集作为验证集。
4
第二个类型是留一交叉验证,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
K-折交叉验证中的K相当于样本数量,对于每一轮,选择一个样本作为验证数据。其余样本作为训练数据。
第三个类型是随机划分交叉验证。
5
随机划分就是每次都随机选取训练集和测试集,它可以进行多次的交叉验证。
6
说了这么多交叉验证的类型,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优缺点。
交叉验证的主要优点是通过平均多轮验证的结果,我们可以获取模型性能的一个更准确的估计。这就减少了评估结果的方差,因此模型性能的估计更加可靠。
交叉验证的主要缺点就是计算成本比较高,因为需要进行多次训练和验证。此外,如果数据不能很好的划分,交叉验证可能不是很有效。
7
接下来我们来通过一段代码来看这个交叉验证的实际应用。
8
首先还是一样,我们导入对应所需要的包。
9
然后我们假设两个值X和Y是数据和标签,
10
下一步呢,创建了一个随机森林分类器。
11
然后使用我们的cross_val_score这个函数进行5折交叉验证。
将我们对应的这个模型、数据和标签都传进去,cross_val_score函数将数据X和标签Y划分为五个值,然后进行五轮训练和验证,
12
最终输出交叉验证的分数和平均分数。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这些分数的平均值来得到模型性能的估计。
13
在PyTorch中,实现交叉验证需要一些手动操作,因为PyTorch并没有像scikit-learn那样的内置交叉验证函数。然而,通过使用数据集划分和数据加载器,我们可以相对容易地实现。
我们来看一下使用PyTorch实现k折交叉验证的示例。
14
首先导入对应所需要的包。
15
然后我们假设有X、Y数据和model模型,
16
下一步呢,定义损失函数和优化器,在这里我们使用CrossEntropyLoss来作为我们的损失函数,使用SGD作为我们的优化器。
17
接着,定义我们的k折数,以及k折交叉验证对象,这里我们仍使用5折交叉验证。
18
定义好后就开始交叉验证的流程了。
每轮循环,先打印当前折数,
19
然后依次定义训练和验证数据子集、数据加载器,
20
接着初始化模型和优化器。
21
然后进行模型的训练。训练的过程在前面章节中已详细说明,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22
训练完成后呢,进行模型的验证,并打印出每个折中的训练和验证损失。
这就是对于交叉验证的理解,本节的学习就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