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室操作作业规程.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麻醉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 麻醉方法及麻醉科医师确实定
一、麻醉科医师安排
接到手术通知单后,由总住院医师依据手术种类、患者情况和麻醉科医师技术水平、业务素质妥善安排
手术患者麻醉,参考手术者要求麻醉方法确定负责该手术麻醉科医师,必需时向麻醉科主任汇报麻醉安
排情况。大手术、危重疑难患者或特殊麻醉应配置主、副两位麻醉科医师,并携带必需抢救设备和药
品。
二、主(副)麻醉科医师工作职责
(一)主麻医师工作职责:负责麻醉实施,直接对患者负责,必需时参与患者术前讨论。对病情全方面
了解并制订麻醉方案,选择麻醉方法、药品、器械,全方面了解手术进程并主动配合。亲密观察患者术
中改变并对可能发生麻醉意外情况在应急方法和预防上提出主导意见,和副麻相互协作进行处理。麻醉
过程中不得换班,做到自始至终。
(二)副麻医师工作职责:在主麻医师指导下做好配合协同工作,根据主麻医师意见主动帮助患者麻醉
实施,当好主麻医师助手。做好病情观察、监测和麻醉统计,必需时和巡回护士配合进行诊疗抢救工
作。帮助进行麻醉前准备和麻醉用具消毒清理工作。
第二节 麻醉前准备工作规范
一、麻醉前访视工作规范
(一)对住院择期手术患者(对非住院手术患者,按各院现行要求办理,可参阅本规范),麻醉科医师
在麻醉前须访视患者。访视通常在术前1 ~2 日进行,对部分病情复杂或新开展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
会诊,方便有时间完善麻醉前必需准备。有条件单位也可经过手术前麻醉门诊进行。对急症手术也应尽
可能在麻醉前抓紧时间访视患者。
(二)麻醉科医师访视患者时应注意仪表端正、衣着整齐、态度和蔼、言行得体。
(三)麻醉科医师访视患者时应明确麻醉前访视目标。
1、依据患者病史、体格检验、试验室检验、特殊检验、患者精神状态、拟施手术等多种资料和情况,
根据ASA (美国麻醉医师学会)患者基础状态分级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定,分析麻醉和手术期间可能发生
问题和预防麻醉意外和并发症方案,完善术前准备,提出麻醉前用药、选择麻醉方法、确定适宜麻醉方
案(包含术后镇痛方案)。
2、指导患者配合麻醉,回复相关问题,解除患者焦虑和恐惧,取得患者同意和信任。推行通知,具体
地向患者或家眷通知确定麻醉方法、监测方法、有创操作、术后镇痛方法、自费项目、可能发生并发症
和意外,和所采取预防方法,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存入病历。
3、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就麻醉和手术风险和怎样配合和手术医师取得共识(关键指危重患者,重大手
术或新开展手术)。
(三)访视时进行下列工作。
1、仔细全方面阅读病历,取得对病情、诊疗和手术麻醉风险整体了解。
2、了解手术方案和对麻醉特殊要求,必需时应和手术医师沟通。
3、对麻醉前准备不足者应作必需调整和补充,对准备不妥者应予纠正。比如对漏检必需检验项目需补
充进行检验;如因准备不足或复核时发觉情况需取消预定手术,需说明理由和术者取得共识,以降低风
险从而维护患者安全。
4、下达术前用药医嘱。对由术者开具处方者,麻醉科医师必需认真审阅,注意其品种和剂量,对不妥
者应给予纠正。
5、访视患者时应注意。
(1)自我介绍,说明来意,激励患者提问、提出要求、并热情给予解答或解释。
(2)追询一些认为关键而病历上无记载病史,尤其注意手术麻醉史、用药史及过敏史。注意对并存症
用药情况,是否应用了抗凝药。
(3)反复部分关键体格检验(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脊柱及肢体活动等)。
(4)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和精神状态,判定病情轻重。
(5)考虑是否需作深入检诊。
(6)依据所获资料进行麻醉前评定、分析,制订切合实际麻醉方案。在评定中除注意其ASA分级、关
键脏器功效、有没有并存症及其严重程度和药品诊疗情况、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等外,应评定有没
有困难气道和椎管内麻醉及神经阻滞可行性。
(7)认真和完整地填写麻醉前访视统计单。
6、麻醉前谈话时应注意。
(1)除和患者谈话外,必需时和患者家眷或其委托人谈话。
(2)通知麻醉方法和注意事项,说明有可能依据情况改变改变麻醉方法。并交待麻醉前禁食、禁饮、
麻醉前用药、更衣、排空小便等,提醒其预防感冒。
(3)说明麻醉可能出现并发症及危险性,对ASA分级在Ⅱ ~Ⅲ级以上者更应提醒家眷重视。
(4)患者(或被授权人)必需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5)问询是否需要作术后镇痛并回复相关问题,如同意作术后镇痛,患者或家眷(或委托人)需在同
意书上签字。
7、对危重、疑难病例,必需按级请示上级医师,应在科内进行讨论。
(五)手术患者术前试验室和特殊检验。通常应依据病史及体格检验结果来选择必需项目。现综合各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