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思考.pdf

发布:2025-04-04约6.68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青年理论研究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

对我国食品安全闯的思考

陈淑英

215000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

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和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由低级向高级、由不成熟向成熟发展。早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初期。

却频繁发生其根源在于诚信缺失。事实证明,诚信不仅是道德领域的不管是最初的物物交换还是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一般等价物的出

问题,而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现,都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如果交换双方中的任何一方缺乏诚信,

关奠词:诚信;市场经济;基石那么商品交换就不可能成功。正是依靠诚信,市场不断为自己开辟

道路,创造出更加便捷的交换手段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而,

诚信曾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纸币的产生替代了作为固定的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成为了价值

制日益完善和发展的今天。食品安全问题却频繁发生。从“有三聚的符号。今天,在世界经济融为一体,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的情

青胺的毒奶粉”到有塑化剂的果汁饮料;从染色玉米馒头到“地沟况下,信用经济便应运而生。所谓信用经济,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

油”;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不仅使消费者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中,交易的一方以将来偿还的方式获得另一方财物或服务的能力。

社会风气严重败坏,而且使社会经济效益遭受巨额损失、市场秩序信用的根据是获得财物或服务的一方所做出的给付承诺。有了它就

遭到破坏。面对存在的问题,人们不禁陷入思考:食品安全问题为可以使商品的交换、物质的流转更加方便、快捷,由原来的一手交

何屡禁不止?诚信和市场经济有没有必然联系?钱、一手交货转变成了契约、合同、网络支付;有了它就可以把分

一诚信是市场经济发晨的内在要求散在社会上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产业和商业

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民无信不足以立身,商无信不足资本家手中,并且很快成为竞争的武器,资本主义信用是资本积聚

以经营,国无信不足以为政。众所周知,诚信作为伦理范畴。早已和积累的强大因素,是促进资本集中的强大杠杆。

积淀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就在物物交换阶段,市场主体相互以物易物,商品买卖流动于

是指内诚于心,外信于人。在儒家伦理文化中。孑L子曾强调做人商品交换者的感官之下,按质论价一目了然,对诚信监督较为容

要“言而有信”;孟子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易。在以货币为媒介的市场经济阶段,市场主体则以货币手段进行

也”。交换,一方面,诚信集中承载于货币之上,而最后集中体现在纸币

诚信作为道德观念产生于人们的经济交往中、并以它特有的方发行者——国家政权的信誉之上;另一方面,由于买卖双方时空距

式规范、影响着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不是离较近,对诚信的监督要求也相对较低。但是随着市场范围的扩

人的自然本质固有的“善良意志”,而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大,上述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马克思的分析,在发达的市场

上的思想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意识形态。就其本质而言,是由社经济中,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以信用为基础,市场经济就是信

会物质条件特别是经济关系所决定并为其服务的社会意识形式。恩用经济。信用制度的产生,大大拓展了资本的空间,也加强了市场

格斯指出:“人类的行为规范、风俗、道德、法律等,最基本的形主体相互之间的联系,诚信在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也从来没有象今

成动因,就在于维系人类社会的生产秩序。”所以。讲求经济关系天这样突出,因为一旦信用链条中某一环节发生危机就会导致整个

中的诚信,这绝非是简单的“伦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