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第二版)第七章 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第八章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pptx
第七章智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
“智力障碍”是一个具有伸缩性的描述性概念。与之意义相同的称谓有“智力落后“弱智”“智
力残疾”“智能不足“智力缺陷“智力低下”“智力迟缓”“精神发育迟滞”等。
1.智力障碍的定义
自泰瑞考德(AlfredTredgold)于1809年提出“智力障碍”的定义以来,人们对“智力障碍”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
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nIntellectualand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简称AAIDD)前身是美国智力障碍协会(AmericanAssociationonMental
Deficiency,简称AAMD)。于1921年第一次明确提出智力障碍的诊断和分类系统,随后进行了11次修订,主要涉及对智力障碍的判断标准及其具体内容等的更正。其中,2021年(第12版)对“智力障碍”定义是:因在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方面存在显著限制而表现出来的一种障碍,其适应行为表现在概念性(Conceptual)、社会性(Social)和实践性(Practical)三方面的技能上;该障碍始于发育期,其操作性定义是个体年满22岁之前。;
该定义的应用具有五个重要前提:
①在界定个体现有功能的限制时,必须参照其同龄伙伴在相应的社交环境中的典型表现及其文化背景。
②有效的评估应当考虑其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在沟通、感知觉、运动与行为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③对于个体,其目前的局限性往往与优势并存。
④对限制进行描述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个体所需的支持方案。
⑤通过一个阶段适当和有针对性的支持,其生活功能通常会有所改善。;
目前我国使用的是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对智力障碍的定义。
该定义基于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简称WHO)公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Functioning,DisabilityandHealth,简称ICF),同时吸收了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2002年第10版定义中关于支持的核心内涵。;
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
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人类对智力障碍这一概念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转变是将智力障碍视为个体的固
有缺陷转化为个体“功能受损”,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次转变,将这种功能限制与环境相关联,进而通过个别化支持来改善个体的功能状态。;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2.分类
(1)美国智力与发展障碍协会第12版分类(AAIDD-12);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2.分类
(2)我国的分类
表7-4智力障碍分级标准①;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2.分类
(2)我国的分类
适应行为表现有以下分类标准。
极重度:不能与人交流,不能自理,不能参与任何活动,身体移动能力很差;需要环境提供全面的支持,全部生活由他人照料。
重度:与人交往能力差,生活方面很难达到自理,运动能力发展较差;需要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一、概念界定
2.分类
(2)我国的分类
中度: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流,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能参与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有限的支持,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轻度:能生活自理,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与人交流和交往,能比较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间歇的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智力障碍的出现率为1%—3%,全世界大约有1.93亿智力障碍患者,严
重智力障碍的患病率约为0.6%。虽然近年来轻度智力障碍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重度智力障碍保持不变,约占人口的0.3%—0.5%;如果一个孩子5岁之前被诊断为重度智力障碍,则其后续智力障碍风险约在3%—9%之间。儿童青少年患病率(1.8%)高于成人患病率
(0.49%)。;
第一节智力障碍儿童概述
二、流行率
由于智力障碍概念的界定、鉴定以及评估方法的多样性,各国对0—6岁智力障碍儿童患病率的报道不太一致。据美国教育部统计,2003年3—5岁智力障碍儿童的患病率为0.19%。
2006年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