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共3篇).doc

发布:2016-10-09约字共3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 (共3篇) 俄狄浦斯王读后感《俄狄浦斯王》读后感不得不说,《俄狄浦斯王》是一个让我读了之后毛骨悚然又热血沸腾的故事。《俄狄浦斯王》是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是他剧中最具作震撼力的一部,也是希腊命运悲剧的代表。所谓”命运悲剧”是指主人公的自由意志同命运对抗,其结局则是他无法逃脱命运的罗网而归于毁灭。而在古希腊中,其主旋律往往是自由意志与命运的冲突。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正是体现这种命运造成悲剧的经典作品,剧中俄狄浦斯的悲剧就缘于其无法逃脱的命运罗网。故事主要是写俄狄浦斯追查杀害前王凶手这一中心事件。究竟谁是凶手,形成戏剧的“悬念”。接着通过一环扣一环的“发现”、“突破”,使矛盾一个个地揭开,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惊心动魄的结局,紧凑生动,悬念迭起,扣人心弦。令我感到无法呼吸的是这无法摆脱的命运,剧中人一心想摆脱悲剧的命运,无奈每一步都使自己离悲剧更近一步。《俄狄浦斯王》讲述了的是忒拜城瘟疫盛行,天神宣告,只有杀害前王拉伊俄斯的凶手伏法,才能消灾祛祸。前王外出,与卫兵一起遇害,至今不知凶手是谁。国王俄狄浦斯严厉诅咒凶手,并号令全国追查。先知却说,凶手就是俄狄浦斯本人,真-相扑朔迷离。其实事实是俄狄浦斯出生时有神谕,说他将来会杀父娶母,于是被铁丝穿过脚踵然后弃于荒野。只是由于执行命令的牧人起了怜惜之心,把他送给敌国科任托斯的牧人,才大难不死。他日后成为科任托斯国王玻吕玻斯的养子,成人后因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必将杀父娶母的命运,于是离1开”父母”所在的科任托斯,向真正的故国忒拜城进发。在三岔路口与一老者发生争执,误将其杀死,这老者实为他的生父拉伊俄斯。随后他来到了忒拜城破解了狮身人面女妖斯芬克斯之谜,并因此被拥立为王,并娶伊俄卡斯女王(俄狄浦斯的生母)为妻。俄狄浦斯这些经历恰好符合当初神谕所说的杀父娶母。其杀父娶母的厄运全部应验,而他却毫不知晓。在这场悲剧中,俄狄浦斯曾努力试图躲避灾难,却仍逃不出命运的捉弄。有人觉得俄狄浦斯其实挺无辜的,在他出生之前杀父娶母的悲剧就已经安排好。他的智慧、他的求知求真、他的责任感、他的敢于与命运抗争,所有的一切,不仅没有使他逃脱命运的魔掌,相反使他陷入到命运的怪圈中。那么,谁又该为这出悲剧买单呢? 俄狄浦斯的悲剧仅仅是由他的命运造成的么? 俄狄浦斯真的命中注定他会弑父娶母,是既成的事实,是无法避免的悲剧吗?在悲剧被揭示于众前,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国王,他的王国国泰民安,他的王后美丽动人,他有两儿两女,有着幸福的生活。那么又是谁搅乱了这一切宁静,让俄狄浦斯面对这种生不如死的痛苦的呢? 其实这个罪魁祸首正是俄狄浦斯自己的自由意志。这个故事,似乎想告诉人们命运是不可战胜的,但是俄狄浦斯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而是展开英勇的斗争,他那种完全不顾自己痛苦的行动,他那种不惜任何代价去寻求真-相的决心,本身就是可歌可泣的,但正是这种自由意志,使俄狄浦斯越是伟大,越是无畏的与命运的抗争,他最终的失败就越惨烈,命运也就越显得神圣不可违抗。作者在2对人与命运抗争赞美的同时,又无形中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上没有逆天改命一说。人们常说人生难得糊涂,有时无知也是一种幸福,这其实不无道理的。如果俄狄浦斯没有坚持追查真-相,那么事情不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但他不顾老牧人的劝告,不顾先知的警告,不顾王后的苦苦哀求,仍一意孤行,一定要查明真-相,却发现自己就是那个杀害先王,给国家带来瘟疫的凶手,更灾难性的打击是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杀死了亲生父亲,并且自己的王后竟然是自己的亲生母亲!直到最后王后羞愤自杀,而俄狄浦斯无法面对自己的孩子,无法面对臣民,他在极度震惊中为洗刷罪恶而刺瞎自己的双眼并自行放逐。这场可怕的毁灭其实是在俄狄浦斯自以为理性的举止,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除了俄狄浦斯的顽固和坚持,导致他一意孤行的行为的原因还有他的骄傲。作为一国之王,俄狄浦斯在心理上有一种骄傲和霸气。因此当先知警告他不要再追查凶手的时候,他完全听不进劝告,执意要去做。如果他当时冷静地想一想先知的话,他应该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或许就会避免这场灾难了。因此,俄狄浦斯的悲剧也是由他自己的意志引发的。现实中我们常常后悔,就是因为我们总是喜欢盲目行动,总是在遇见挫折的时候,惊惶失措,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是明明知道是错误的思想,却因为可怜的自尊而不愿意改正,一错再错,直至万劫不复。所以在这场悲剧中俄狄浦斯王的知与不知都是悲剧,人有限的知永远达不到神的先知,这也是这场悲剧中所谓的命运。俄狄浦斯真的是命中注定他会弑父娶母,是既成的事实,是无法避免的悲剧吗?其实俄狄浦斯的故事本身就有一个悲剧性的开始,因为这个世界上毕竟没有无因的惩罚,俄狄浦斯的父母本身就是表兄妹的关系,就是他们这种血亲间的乱-伦导致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