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3836.11-199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GB3836.”一,’
Electricalapparatusforexplosiveatmospheres IEC79-1A-1975
Methodoftestforascertainmentofmaximum
experimentalsafegap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79-1A(1975)《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1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温常压条件下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可燃性气体或燕气的分级以及隔姆型电气设备的选型。
注.对于常温条件下燕气压很低,而不能形成所要求的燕气浓度的液体,环境温度应比产生所要求的燕气压力的温
度高5℃。
2 术语
2.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在大气条件下,气体、燕气、薄雾状的易徽物质与空气混合,点姗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传播的混
合物。
2.2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在标准规定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
的接合面均不能点姗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
2.3 隔爆接合面
为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传播,隔爆外壳各个部件相对表面配合在一起
的接合面.
2.4 平面隔爆接合面
相对表面为平面,而该段接合面长为直线形的隔爆接合面。
2.5 隔爆接合面长度
从隔爆外壳内部通过隔爆接合面到隔爆外壳外部的最短通路长度。
2.6 隔(爆接合面)间隙
隔爆接合面相对表面间的距离。对于圆筒隔爆接合面,则为径向间隙 直(径差)。
2.7 最易传爆混合物浓度
在规定条件下,混合物火焰最易通过接合面传播而使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点燃的混合物浓度。
2.8 最易点燃混合物浓度 (电火花的)
在规定的条件下,所需最小电能点徽的混合物浓度。
国家技术监.局1991一05一27批准 1992一02一01实施
免费标准网()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Gs 3836.11一 91
3 试验方法概述
试验是在常温常压 2(0C,10-Pa)条件下进行.将一个具有规定容积规定的隔爆接合面长度L和可
调间隙夕的标准外壳置于试验箱内,并在标准外壳与试验箱内同时充以已知的相同浓度的爆炸性气体
混合物 (以下简称混合物),然后点燃标准外壳内部的混合物,通过箱体上的观察窗观测标准外壳外部的
混合物是否被点姗爆炸。通过调整标准外壳的间隙和改变混合物的浓度,找出在任何浓度下都不发生传
爆现象的最大间隙,该间隙就是所需要测定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
4 试验装ti
4.1机械强度
试验装置如图所示。整个试验装置应能承受15X10Pa的压力。标准外壳承受此爆炸压力时,应不
会产生明显的弹性变形而使间隙9瞬时增大。
4.2 标准外壳
标准外壳为一个内腔净容积20cm,隔爆接合面长度25mm的球形容器。
4.3 试验箱体
试验箱体为一个内径200mm,高度75mm的圆柱形箱体。
4.4 间隙调整
标准外壳的间隙可通过千分表进行调整。标准外壳的上壳体 “1”由强力弹焚向上顶紧在一个可以微
调的干分表上,用千分表精确调整并测出隔爆接合面的间隙9值.千分表的螺纹直径为16mm,螺距为
0.5mm。
4.5 配气系统
标准外壳充入混合物的进气口直径d:为3mm,进气通道的净容积为5cm.试验箱的进气口是由
7个直径 :‘为2mm的通孔组成.进出气的管道上装有防回火的阻火器、”.
4.6 点火源
采用电极放电火花作为点火源。电极间的放电间隙为3mm,放电通路与平面法兰隔爆接合面相垂
直.电极置于距法兰内缘 14mm处,且与两平面法兰之间的中心线对称.
4.7 观察窗
在试验箱体对称位置上装设两个直径74mm的回形观察窗f.
4.8 试验装置的材质
试验装置的主要部件,特别是标准外壳和点火电极,应采用不锈钥材料制成。对于某些混合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