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5-03-15约3.6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

B22

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3214—2017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

Rulesforthetechnologyofseedlingsslingingofdisklessanddryrice-nurseryinrice

2017-05-05发布2017-06-0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3214—2017

I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编制。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年生、杨洪建、张小祥、蒋敏、潘存红、李育红、李爱宏、戴正元。

DB32/T3214—2017

1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的育苗、苗期管理、抛栽、大田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本标准适用于江苏水稻生产,其他地区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4404.1—2008

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

NY/T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5117—2002

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DB32/T1155-2007

全量麦秸杆机械旋耕还田技术规程

3术语及定义

3.1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

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是指利用高吸水种衣剂等进行种子包衣,旱地育苗,培育壮秧,并在秧苗根部形成“吸湿泥球”,利于抛植立苗,配套相应栽培技术的稻作技术。

4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5010-2016的规定。

5壮秧标准

5.1秧龄(30~35)d,叶龄(5.5~6.5)叶。

5.2苗高(15~20)cm,茎基宽(0.5~0.6)cm,单株绿叶数不少于6叶,单株带蘖数不少于1.5个,分蘖率85%以上,株高整齐,叶色翠绿,无病虫害。

5.3单株根数20条以上,白根率90%以上。

5.4抛栽时秧苗根部带有“吸湿泥球”率90%以上。

6育苗技术

DB32/T3214—2017

2

6.1做好苗床

6.1.1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灌方便的旱地或菜园土,床土培肥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春耕前施腐熟厩肥(2000~3000)kg/亩;在播种前(15~20)d施速效肥纯氮(6~8)kg/亩,

6.1.2磷(P2O5)(5~7)kg/亩,钾(K2O)(7~10)kg/亩,耕翻耖细平整后做苗床。苗床宽度(1.0~1.3)m,苗床间留作业沟,沟宽0.3m,沟深0.15m。床面要平,床土要细,秧田四周开挖排水沟。

6.2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2008规定。使用高吸水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种衣剂使用剂量和方法按产品要求进行。

6.3播种

6.3.1播种前将苗床浇透底水,使苗床土层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

6.3.2将包衣好的种子均匀撒施在苗床上,杂交稻播种量为(18~20)kg/亩,常规粳稻播种量为(35~

40)kg/亩。播种后均匀覆盖细土、浇湿,喷施旱育秧田专用除草剂。

6.4覆盖薄膜,增温保湿

播种后苗床上平铺地膜,加铺一层薄薄的稻草,增温保湿。也可采用无纺布覆盖。

7苗期管理技术

7.1及时揭膜

齐苗时(第1叶展开前后),及时揭膜,一般睛天下午揭,阴天上午揭,雨天雨前揭,揭膜时,苗床要一次性补足水分。

7.2水分管理

7.2.1秧苗4叶期前要适当补充苗床水分,保持床土湿润,4叶期后严格控制水分,以旱管为主,只要中午不卷叶,都不补水,遇雨要及时排水降渍。

7.2.2拔秧前一天下午,苗床要浇足一次透水,以保证拔秧起苗时根部带有“吸湿泥球”。

7.3肥料管理

对秧龄较长秧田,5叶后,可根据苗情用尿素(10~15)g/m2,兑水成1%尿素溶液进行浇施或喷施。

8本田耕整与抛秧

8.1精整大田

8.1.1先施有机肥后耕翻,再施化肥,上水耕田整地,整地质量要达到“水层浅、田面平、上层泥土呈糊状、田面干净”的要求,并开好平水缺,及时抛秧。

8.1.2麦秸还田的田块,可按照DB32/T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