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三氧化二砷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皮下移植瘤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12-17约1.06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氧化二砷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皮下移植瘤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该肿瘤在我国妇女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目前,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化疗、放疗等。虽然这些治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消除或缓解肿瘤,但是由于抗药性的存在等原因往往会导致治疗失败或者反复。因此,寻求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三氧化二砷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并且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影响细胞周期、凋亡、转录和信号转导途径等多个方面降低肿瘤细胞生长和抑制肿瘤的扩散。因此,本研究拟探究三氧化二砷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皮下移植瘤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三氧化二砷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皮下移植瘤抗肿瘤作用的可能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构建HEC-1-B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评估三氧化二砷对瘤体体积和质量的影响;

(2)检测三氧化二砷对瘤组织中凋亡基因(Bcl-2、Bax、Caspase-3)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mTOR)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

(3)探究三氧化二砷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检测三氧化二砷是否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肿瘤免疫水平。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HEC-1-B细胞培养和建立皮下移植瘤小鼠模型:将HEC-1-B细胞接种到小鼠体内,观察移植瘤生长情况,当瘤体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给予三氧化二砷处理。

(2)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检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分析皮下移植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比例的变化情况。

(3)蛋白质印迹分析:实时定量PCR评估抗凋亡基因(Bcl-2、Bax、Caspase-3)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Akt、mTOR)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

(4)瘤体大小、质量比较:观察不同处理组的移植瘤大小和质量变化情况。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

通过对三氧化二砷对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B皮下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本研究主要预期达到以下结果:

(1)三氧化二砷能够抑制HEC-1-B移植瘤的生长;

(2)三氧化二砷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3)通过检测凋亡基因和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探究三氧化二砷调控HEC-1-B肿瘤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可能机制。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有望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