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寻梅教案 .pdf
踏雪寻梅教案
踏雪寻梅教案(通用13篇)
踏雪寻梅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高雅的艺术歌曲。全歌洋溢着骑驴赏
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
驴儿脖颈上的小铃声。歌曲短小精练,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
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等多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还尝试加入打
击乐器的伴奏来丰富拓展歌曲的艺术魅力,是学生在美的熏陶感染中
深刻地领悟和表现歌曲的意境。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踏雪寻梅》的学唱与演唱,产生对冬季大自然的兴趣,
不怕寒冷,奔向冰雪的世界,享受无穷的乐趣。
2、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歌曲快乐的情
绪。有打击乐器来更深一步渲染歌曲的意境。
3、能对歌曲的歌词、旋律进行赏析,在歌唱中将对歌曲的感性认
识与乐谱的理性认识统一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歌曲的高雅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歌曲的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的对比,附点与非附点的对比
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课题上看,很明显,我们今天将学习的内容一定与哪个季节
有关?(冬季)
2、想像一下冬季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提问后出示幻灯片)
3、天寒地冻、百花凋零,但是在冰天雪地里只有一种花却在傲雪
怒放、幽香袭人。这是什么花?(梅花)
4、请你想一想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提问后出示幻灯片)
5、踏着皑皑白雪,闻着幽幽花香,真是别有一番情趣。听,远处
传来了一阵铃铛声,一个小朋友正骑着小毛驴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跟
着他一起去踏雪寻梅吧!(出示幻灯片,初听《踏雪寻梅》)
二、新课教学
1、师领,按节奏齐读歌词,思考,有没有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
词。
①“霁”ji,读四声,指雪后放晴。
②“坝桥”指有扶手的石板桥。
2、认识休止符。
3、歌谱教学。听琴声逐句唱歌曲的谱子,整体连起来唱一遍,注
意要正确地唱好断音。
4、跟琴演唱歌曲,把学生易错处单独拿出练习。
①“骑驴坝桥过”的“骑”轻巧的一带而过,强拍落在“驴”上。
②“好花摘得供瓶养”,休止的好比深深地闻了花的香味,然后
感叹地唱出“好”字。设计意图:这是教学的重难点部分,帮助学生
在琴的搀扶下按节奏、旋律正确演唱,其中让学生当小老师教大家,
这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二)处理歌曲
歌曲中出现了很多表情记号(出示幻灯片)
1、歌曲开始有一个“mp”,要用中弱的力度以叙事性的口吻来
演唱。
2、四个“响叮当”下面都有断音记号,要怎样唱?(短促跳跃,
力度表现驴儿由远及近的清脆铃声)
3、“好花摘得供瓶养”是歌曲的高潮,所以力度是强,感叹地抒
发情感。
(三)歌曲表现与拓展
1、出示打击乐器:串铃、碰铃、双响筒。
提出问题:如果让你用打击乐器来表现这首《踏雪寻梅》你将会
选择哪件打击乐器,你想表现什么?
2、各乐器的表现:
用双响筒可以表现驴儿清脆的蹄声;四个“响叮当”用碰铃,其
余部分可用响板,也可用摇铃。
3、四个“响叮当”采用男女生接口唱。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加入打击乐器的音乐实践,指导
学生体会歌曲的高雅意境以及用生动的演唱来表现它。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踏雪寻梅》,而且了解了很多音乐符
号的含义。演唱一首歌曲除了会唱曲调之外,还要注意它的艺术处理
和它所表达的意境,你觉得这首歌曲表现了什么?(表现了一种高雅
的意境和淳朴的生活情趣)。自古以来,人们对雪情有独钟,请同学
们在课后收集一些与雪有关的诗词,演唱与雪有关的歌曲,画画美丽
的雪景图,相信大家会从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踏雪寻梅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踏雪寻梅》。注意断
音记号的演唱,感受断音和连音的区别。
2、能用适当的力度来演唱歌曲,特别是掌握渐强和渐弱的演唱。
3、为了使歌曲演唱的更有韵味,能用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处理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在歌曲演唱的过程中熟练处理力度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