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报告(石油机械).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北石油大学
实习总结报告
实习类型 认识实习
实习单位 大庆油公司下属厂矿、企业
实习起止时间 2011 年 7月 4日至 2011年 7月15日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 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1年 7 月 17 日
1. 机械设计制造及油田钻采工艺设备培训
1.1钻井工艺及装备
1.1.1钻井方法:由地面向地下钻一孔道,直达油层。
1.1.2钻井的工艺过程:破碎岩石;取出岩屑;固井和完井,形成油流通道。
1.1.3井身结构与钻具组合
井身结构:指下入井中的套管层数、尺寸、规格和长度。包括导管、表层套管、技术套管和油层套管。
导管:即第一层套管,最外层,直径最大,起导向作用,不固定,一般0 ~ 40米长度。
表层套管:即第二层套管,防止地表土层垮塌,加固上部疏松岩层井壁和安装防喷器,一般0~ 500米长度。
(3)技术套管:即第三层套管,用来隔离生产的上部油气水,加固浅层疏松易塌井筒以防岩层喷、塌、漏、膨胀和安装防喷器。技术套管要根据地层条件而定,中深井尽量不下技术套管,深井、地层复杂的井,下1~2层,在复杂地层的深井下2~4层。
(4)油层套管:即第四层套管,油层套管用来形成坚固的井筒,用来射孔,也是最后一层套管。各层套管与井壁之间都注入水泥加固。
1.1.4钻具组合:指根据地质条件、井身结构、钻具来源等组成的钻柱,包括:钻头、钻铤、钻杆、方钻杆及其配合连接的尺寸、规格和长度。
1.1.5钻进作业过程
(1)下钻:将钻杆柱下入井中,使钻头接触井底,准备钻进。
(2)正常钻进:启动转盘(或井底动力钻具),通过钻杆柱带动井底钻头旋转,借助刹车,给钻头施加适当的压力(钻压)以破碎岩石。
(3)接单根:每次接入一根钻杆,来加长钻杆柱的作业。
(4)起钻:需更换钻头时,将井中钻柱全部取出的作业。
(5)换钻头:起钻末了,将钻头提出井口,用专用工具卸下旧钻头,换上新钻头。
钻进作业过程的循环:下钻→正常钻进→接单根→起钻→换钻头→下钻→ ……。
1.1.6固井与完井
固井:在钻井的井眼内下入一串轴心线重合的套管柱,并在套管柱与井壁的环形空间里注入水泥进行封固。
完井:固井后,采用射孔枪发射子弹射穿套管、水泥环、油层,使油层和井筒连通。
1.2机械设计
1.2.1钻机组成
钻机是一套由多台设备组成的大功率联合机组,包括八大系统:
起升系统、旋转系统、循环系统、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控制系统、底座、辅助系统。
起升系统、旋转系统和循环系统这三大系统设备是直接服务于钻井生产的,是钻机的三大工作机组。
起升系统
作用:在起、下钻作业中起、下钻具;在完井作业中下套管;在正常钻进时控制钻压、送进钻具。
组成:绞车、辅助刹车、游动系统(天车、游动滑车、大钩、钢丝绳)、井架、井口工具及机械化设备(吊卡、吊环卡瓦、动力大钳、旋绳器、立根移运机构等)。
(2)旋转系统
作用:驱动钻具旋转,带动钻头破碎岩石
组成:转盘、水龙头、钻具。
(3)循环系统
作用:提供高压钻井液,以清除井底已破碎的岩石,保证继续钻进,同时冷却钻头,防止井喷、井塌,传递动力驱动井下动力钻具(涡轮、螺杆动力钻具)。
组成:钻井泵、地面管汇、钻井液池和钻井液槽、钻井液净化设备和钻井液调配设备等。
(4)动力驱动设备
作用:供给三大工作机组及其他辅助机组动力。
组成:内燃机及其供油设备,或者交流、直流电动机及其供电、保护、控制设备等。
(5)传动系统设备
作用:连接发动机与工作机,实现从驱动设备到工作机组的能量传递和分配及运动方式的转换。
组成:减速、并车、倒车、变速及换向机构等,有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等形式。
(6)控制系统和监测显示仪表
作用:控制系统用来指挥各机组协调地进行工作;
监测显示仪表用来测量井底参数、监测显示地面有关系统设备的工况。
组成:控制系统有机械控制、气控、电控、液控和电、气、液混合控制;监测显示仪表有指重表、钻井泵压力表、钻井八参数仪(大钩负荷、钻进速率及井深、泵压、转盘扭矩、吊钳扭矩、转盘转送、泵冲次、泵出口排量)、随钻测量系统。
(7)钻机底座
作用:安装井架、转盘、放置立根盒及必要的钻井设备和工具。
组成:钻台底座、机房底座、泥浆泵底座。
(8)辅助设备
作用:保证正常钻进和安全钻井。
组成:空气压缩设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