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电刀的安全使用.ppt
第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前言随着现代科技和外科学的飞速发展,手术室的仪器设备推陈出新、种类日趋增多,使新技术、新项目得以开展,不仅拓展了外科手术领域,也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手术成功率,高精尖设备的应用给外科手术带来了质的飞跃,但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不当,或违反安全使用操作规程,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手术病人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安全。第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负极板选择部位及注意事项使用电刀常见问题及对策简介高频电刀发展史电刀安全使用管理要点第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简介高频电刀发展史第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频电刀发展史高频电刀(ElectroSurgicalUnit,ESU)是一种利用高频放电对人体组织进行切割和凝固的手术装置。1923年德国爱尔博公司(ERBE)生产了世界上第一台高频电刀第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第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单极模式单极是把仪器输出的两个极端一个固定置于大面积的负极板上,另一端手控。电流的实际流程是从医生的手柄电极经病人身体、通过负极板,完成整个回路。双极模式双极电凝是通过双极镊子的两个尖端向机体组织提供高频电能,使双极镊子两端之间的血管脱水而凝固,达到止血的目的。双极是把仪器输出的两个极端放到同一个作用对象上产生回路.第7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单极模式工作原理利用300-500Hz高频电流释放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热能和放电,使接触的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分解组织和凝血作用,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第8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双极模式工作原理双极电刀是一种电子式射频电流发生器,双极镊与组织接触良好,电流在双极镊的两级流过,起深部凝结呈放射状传播,相关组织变成浅棕色小焦痂,不会形成明显的电弧。在干燥或潮湿的术野均能取得良好的电凝效果,因双极电刀基本无切割功能,主要是凝血功能,俗称“双极电凝”。第9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康美System2450第10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康美System2450双回路电极状态,报警灯单回路电极状态,报警灯单极切割指示灯纯切割模式混切模式单级电凝标准电凝模式喷射电凝模式双极电凝微双极模式宏双极模式音量调节第11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康美System2450回路电极插孔手控单极附件插孔组合单极附件插孔双极附件插孔电源开关第12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负极板选择部位及注意事项第13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负极板
负极板按电流回路分为单极极板和双极极板按材料分为硬极板和软极板软极板优点:使用方便,黏贴性好,到点材料含有水分,可增加皮肤的导电性,同时还可填充不规则的皮肤,易于导电,避免了负极板对病人的灼伤。第14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负极板粘帖的主要原则1、极板与皮肤充分接触。2、确认极板粘性边缘是否粘好。5、极板导线避免绷紧。3、禁止剪裁和折叠。4、避免压迫极板部位。6、禁止加热负极板。7、摆好病人体位后在粘帖负极板。第15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负极板适应部位1、易于观察的部位、平坦肌肉区、血管丰富区、剔除毛发的皮肤、清洁干燥的皮肤;负极板距离ECG电极15厘米以上;尽量避免电流环路中通过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心脏;2、婴儿负极板部位选择大腿、背部、腹部等平坦肌肉区,15kg以下小儿,使用婴幼儿负极板。骨性隆起、疤痕、皮肤皱褶、脂肪组织或脂肪较厚、表皮或重量部位,液体可能积聚的部位;金属移植物或起搏器的附近不适应部位第16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使用电刀常见问题及对策第17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刀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1、负极板下的灼伤原因:极板放置位置不合适;负极板反复使用或极板质量差;极板不清洁;患者皮肤毛发多,未剔除;极板未和皮肤紧密接触;输出功率过大,电流密度大。对策:选择合格的负极板;选择正确的位置;正确黏贴负极板;毛发过多时脱毛;选择合适的输出功率;禁止反复使用;移动患者时再次检查负极板位置有无移位;第18页,课件共2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电刀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