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行政公务员网络培训考试答案最全、最新【参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单项选择题
1.《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提到,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是(A)
A.《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B.《废弃电子电器回收利用管理条例》
C.《循环经济促进法》革
D.《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
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B)的焦裕禄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与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高度契合。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艰苦奋斗、多快好省?
B.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C.干事创业、勤奋务实、勇于创新、无私奉献
D.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
3.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活动,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同志要承担起(C)的责任。
A.责任人
B.主要责任人
C.第一责任人
D.责任主体
4.《我国矿产资源禀赋与循环经济发展》提到,我国地质构造复杂,有很多小板块构成,重要的有三大板块,下面不属于这三大板块的是(A)。
A.华北
B.扬子
C.塔里木
D.吐鲁番
5.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禀赋与循环经济发展》,我国矿产中复杂矿石多,我国黄金矿的总储量里伴生金达到了(B)。
A.28%
B.13%
C.60%
D.73%
6.具有社会公共性,无法完全由市场解决,应当由政府从全社会的角度加以引导、调节和管理的职能属于政府的(C)职能。
A.政治
B.经济
C.社会
D.服务
7.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D)
A.多民族化
B.科学化
C.多元化
D.现代化
8.政府3.0时代侧重点在“以(C)为中心”。
A.政府
B.公众
C.每个人
D.社会
9.政府治理理念下,履行职能的政府与对象间的关系是(C)
A.自上而下的
B.自下而上的
C.上下互动的
D.上下不相通的
10.政府管理理念下,履行职能的政府与对象间的关系是(A)
A.自上而下的
B.自下而上的
C.上下互动的
D.上下不相通的
11.以下选项中,属于行政手段特点的是(B)。
A.利益性
B.封闭性
C.利润性
D.稳定性
12.政府1.0时代侧重于“以(A)为中心”。
A.政府
B.公众
C.每个人
D.社会
13.政府管理理念下职能的实施主体是(A)。
A.单一的
B.多元的
C.双向的
D.网络式的
14.根据本讲,政府治理创新的价值理念是(D)
A.国家利益
B.个人利益
C.政府利益
D.公共利益
15.以下选项中,属于社会化手段的是(A)。
A.听证会
B.绩效管理
C.顾客导向
D.民营化
16.政府管理发挥的是(D)的作用。
A.管理
B.市场
C.社会
D.政府
17.法律手段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规范性和(D)的特点。
A.利益性
B.间接性
C.多样性
D.稳定性
18.《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上)》指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D)。
A.以公开为常态
B.不公开为常态
C.以不公开为常态、公开为例外原则
D.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
19.循环经济的特征不包括(D)。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主体单一化
20.(B)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21、根据《科技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今后循环经济的科技投 入有多少,主要取决于循环经济作为一个重点任务能否纳入到 (c)的重点任务布局中。
A.科技引进体系 B.创新体系 C.新的科技计划体系 D.新的科技计划改革方案
22、党在任何时候都把(B)放在第一位。
A.改进作风 B.群众利益 C.人民福祉 D.反腐倡廉
23、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B)
A.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B.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D.加强自身修养
24.(C)是用来衡量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 结构状况。
A.水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B.矿产资源利用指标分析 C.能源利用指标分析 D.废弃物再生利用指标分析
25.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基本法是(A)。
A.《循环经济促进法》 B.《宪法》 C.《环境保护法》 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6.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部门是(A)。
A.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 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D.国务院科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