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导论》课件.ppt
深度学习导论欢迎来到深度学习的世界!本课程将带您深入了解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算法和应用,从入门到实战,帮助您掌握深度学习的核心知识。
深度学习概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I)致力于创造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和学习的智能系统。机器学习机器学习(ML)是AI的一个分支,它通过数据训练模型,使计算机能够从数据中学习。深度学习深度学习(DL)是ML的一个子领域,它使用多层神经网络来学习数据中的复杂模式。
深度学习的历史发展11950s人工智能的起源,感知机模型诞生。21980s神经网络的兴起,反向传播算法的提出。32000s深度学习的崛起,卷积神经网络的突破。42010s深度学习的应用爆发,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1神经网络:由相互连接的节点(神经元)组成的网络,模拟人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2学习率:训练模型时参数更新的步长,决定模型学习的速度。3损失函数:用于衡量模型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4梯度下降:一种优化算法,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以降低损失函数值。
人工神经网络的结构输入层接收数据,并将其传递到神经网络的下一层。隐藏层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变换,提取特征信息。输出层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输出模型的预测值。
感知机模型基本单元感知机是最简单的神经网络模型,由一个神经元构成。线性模型感知机使用线性函数来对输入数据进行分类。阶跃函数感知机使用阶跃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将线性输出转换为二元分类结果。
激活函数Sigmoid将输出值压缩到0到1之间。1ReLU将负值置零,正值保持不变。2Tanh将输出值压缩到-1到1之间。3
多层神经网络1输入层接收数据。2隐藏层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3输出层产生预测结果。
前馈神经网络输入层数据进入神经网络的第一层。隐藏层对数据进行非线性变换,提取特征。输出层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
反向传播算法前向传播将输入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计算每个神经元的输出。计算误差比较模型预测值和真实值,计算损失函数值。反向传播根据误差值,将误差信息反向传播到每个神经元,计算每个神经元的权重更新量。更新权重根据权重更新量,更新每个神经元的权重,降低损失函数值。
优化算法1梯度下降沿着损失函数的负梯度方向更新参数,以找到最小值。2随机梯度下降每次更新参数时只使用一小批数据,可以加速训练过程。3Adam一种自适应学习率的优化算法,结合了动量和RMSprop算法的优点。
卷积神经网络卷积层提取特征池化层降低维度,减少计算量全连接层将特征映射到输出空间
池化层2x2降采样通过对特征图进行降采样,降低维度,减少参数量。平均池化平均值计算池化窗口内所有元素的平均值。最大池化最大值计算池化窗口内所有元素的最大值。
卷积层
全连接层连接方式全连接层中的每个神经元都与上一层的所有神经元相连接。最终输出全连接层将特征映射到输出空间,产生最终的预测结果。
目标检测
图像分类动物识别识别图像中的动物种类。植物识别识别图像中的植物种类。
语音识别1语音转文字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文本。2语音合成将文本转换为语音信号。
自然语言处理文本分类对文本进行分类,例如垃圾邮件识别、情感分析。机器翻译将一种语言的文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文本摘要自动生成文本的简短摘要。
生成式对抗网络生成器生成新的数据。1判别器判别数据是否真实。2
迁移学习预训练模型在大型数据集上训练好的模型。微调根据新的任务对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应用将微调后的模型应用于新的任务。
强化学习环境模型与之交互的环境。代理模型在环境中采取行动的智能体。奖励模型在环境中执行动作后获得的反馈。学习模型根据奖励信息不断调整策略,以获得最大化的累积奖励。
注意力机制
序列到序列模型1编码器将输入序列转换为固定长度的向量。2解码器根据编码器生成的向量,解码输出序列。
当前研究热点1模型压缩:减少模型大小,降低计算量和存储需求。2模型解释性:解释深度学习模型的决策过程,增强可解释性。3联邦学习:在保护数据隐私的情况下训练模型。
深度学习的应用领域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目标检测、图像生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文本摘要、情感分析。语音识别语音转文字、语音合成。医疗健康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医疗影像分析。
深度学习的挑战数据依赖深度学习模型需要大量高质量的数据才能训练。模型解释性深度学习模型的决策过程难以解释,缺乏可解释性。计算资源需求深度学习模型训练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成本高昂。
深度学习算法的选择任务类型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数据量数据量大小决定模型的选择。模型复杂度模型复杂度与数据量、计算资源需求相关。
数据预处理1数据清洗处理数据中的缺失值、异常值、重复数据等。2数据转换将数据转换为模型可以接受的格式,例如数值化、归一化。3数据降维减少数据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