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新产品开发过程 第三节 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 1.设计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 2.设计出制造性强的产品或服务 3.设计出强壮性强的产品或服务 4.设计绿色产品 第四节 工艺过程设计与选择 一、工艺过程分类 1.按产品(Product-focused)进行的工艺过程 以产品或零部件为加工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内,集中了所需的不同生产设备和不同工种的工人,对产品或零部件进行不同工艺方法的加工。 按产品进行的工艺过程也被称作对象专业化形式,工艺布置上以流水线(Flow line)为主,适合于大批量生产类型。 2.按加工路线(Process-focused)进行的工艺过程 按生产工艺的特点来布置生产单位,在生产单位内集中了同种类型的生产设备和同工种的工人,对加工对象进行同种工艺方法的加工。 按加工路线进行的工艺过程也被称作工艺专业化形式,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或单件生产。 3.按项目(Project)进行的工艺过程 对于只能开展一次性工作的项目,如制造唯一一件产品、组织一场音乐会、进行一场大型运动会等,每一项任务都没有重复,所有的工序或作业环节都按一定秩序一次进行,有些工序可以并行作业,有些工序又必须顺序作业。 第五节 并行工程?产品开发组织的新方法 一、串行的新产品开发方法 串行新产品开发方法:新产品开发按事先设计的步骤,依时间先后顺序来完成开发过程,原则是:前面的步骤完成后,后续的步骤才能进行。如: 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 缺点: 1.各下游开发部门所具有的知识与经验难以加入早期设计; 2.各部门对其它部门的需求和能力缺乏理解,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及矛盾降低了产品整体开发过程的效率。 二、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概念:对产品及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主要思想: 1.设计时同时考虑产品生命周期的所有因素(可靠性、可制造性),作为设计结果,同时产生产品设计规格和相应的制造工艺和生产准备文件。 2.产品设计过程中各活动并行交叉进行。 3.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的不同领域技术人员的全面参与和协同工作,实现生命周期中所有因素在设计阶段的集成,实现技术、资源、过程在设计中的集成。 并行设计的目的:在设计阶段就周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各种因素,以减少产品早期设计阶段的盲目性,尽早避免因产品设计的不合理对产品生命周期后续阶段的影响,缩短研制周期,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三、并行工程技术 (一)虚拟设计 1.面向产品生命周期的集成开发,关键技术有:计算机辅助概念设计、集成产品信息模型、产品可制造性模型及其评价方法、并行过程分析等; 2.PDM(产品数据管理)已发展成为开发系统的平台,产品数据集成管理,真正成为共享的信息资源。 3.Internet使设计集成超越了企业自身的地域范围,可以导致集成开发的国际化。 (二)产品数据管理(PDM) 特点: 1.基于Internet/Intranet平台的PDM系统,支持全球化虚拟企业的信息管理。 2.面向对象技术的应用及信息模型的标准化。 3.PDM和MRPII的功能互相渗透。 4.流程管理、项目管理和配置管理功能越来越强。 (三)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 (四)成组技术(Group technology,GT) 第七节 价值分析(价值工程) 价值分析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消除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或功不起作用的任何成本。它在可能的最低成本下,着重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和客户需求。 成本是一个绝对的概念,用来衡量创造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资源。 价值是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相对其成本的比率的理解,实用性包括质量、可靠性以及在进一步使用中的性能表现。 价值分析的常用概念: 1. 目标:产品或服务存在的目的或原因 2. 主要功能:如果没有这个功能,按照规定的目标将致使产品失效 。 3. 次要功能:用于支持主要功能的功能。 例如,打开马口铁罐头的价值分析对应上述三个术语的含义: 目标:移出食物 主要功能:打开罐头 次要功能:割开盖子 确定主要功能和次要功能是价值分析的核心 第八节 模块化设计 * 第一节 引进新产品战略 三类方式引进: 1. 市场拉动 2. 技术推动 3. 跨职能合作:同时需要营销、运作、工程以及其他职能的合作才能引进新产品。 跨职能合作的新产品引进通常效果最好。 想法产生 产品选择 初步产品设计 原型构造 检 验 最终产品设计 生产新产品 客户 研发技术 初步工艺设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