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宫颈癌研究进展-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6、E7 DNA E6、E7 mRNA E6、E7 癌蛋白 与P53/Rb结合 发生癌变 高危亚型HPV(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病毒癌基因E6、E7mRNA转录,生成两种癌蛋白:E6和E7蛋白。癌蛋白可与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调节蛋白(抑癌蛋白如P53、RB等)相结合,导致细胞周期控制失常,发生癌变【3】。 持续性高危HPV感染是宫颈癌的始发病因,持续性E6、E7 mRNA转录是宫颈癌的关键病因。 3.乐杰.宫颈上皮内瘤变[M].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285. E6、E7mRNA是新一代宫颈癌筛查指标: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适用于30岁以下、体检、NILM等低危人群及ASC-US、HPV DNA阳性、治疗后随访复查等高危人群宫颈癌筛查。 E6、E7mRNA是高危型HPV致癌活动最佳提示指标:可作为抗病毒内科治疗及其疗效评估首选项目。 E6、E7mRNA宫颈上皮细胞病变进展最佳提示指标:可作为CIN1+期患者手术和术后疗效评估首选项目。 谢谢 * * * * 18亚型在中国人群的感染情况,不在前5位。 18亚型在中国人群的感染情况,不在前5位。 * HPV导致的癌症的发病率和分布情况 HPV 感染病例 总病例 宫颈 口咽部 肛门 口腔 喉部 外阴 阴茎 年发病数 0 100,000 2 00,000 3 00,000 4 00,000 5 00,000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关系密切 临床证明:95%―99.7%的宫颈癌与HPV病毒感染有关。全球宫颈癌中10种最常见基因型感染率依次是16(54.4%),18(16.5%),58(5.1%) ,33(4.7%),45(4.4%),31(3.6%),52(3.4%),35(1.9%),39(1.3%),59(1.3%)。 Douglas R Lowy and John T. Schiller,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May 2006 HPV感染率、宫颈病变、宫颈癌发生与年龄的关系 HPV和宫颈癌:必然性和偶然性 只有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才可能诱发肿瘤形成:必然的!必要的! 单纯HPV感染不都引起免疫功能健全的宿主发生癌:偶然的!有条件的! HPV负荷是CIN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但还不成为CIN3及宫颈癌的独立预测因子 协同及辅助因子:吸烟、激素、其他性传播疾病 * HPV病毒载量与HPV持续感染 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进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病毒载量的测定曾经被认定是预测宫颈癌前期病变以及宫颈癌进展的有效手段,这主要是早期的学者们认为高载量可以提高持续HPV感染的可能性。 然而,经常可以在高等级病变中发现低载量,因为HPV不同方法检测阈值设定的不同, HPV为阴性结果时,往往样品中HPV载量依然存在,只是检测系统无法检出。 在这种情况下,用HPV病毒载量预测宫颈癌进展是不利。 HPV病毒载量与HPV持续感染 但是,HPV16的载量的确与疾病进展相关,而HPV18确没有这样的规律。因此,病毒载量的研究必须在分型检测的基础上。 最近国际上的成果显示:连续的同一型别高危型HPV感染所形成的持续性感染更容易造成宫颈癌进展。 所以,可分型的HPV检测方案对于预测持续HPV感染,预测肿瘤进展具有更大的意义。 HPV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筛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 ASCUS以及LISL的分流 CIN、宫颈癌治疗后的随访 * HPV分型的用途 对于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和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HPV分型检测是一种有效再分类方法。 ASC细胞学结果是所有分类中重复性最差的。 由于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和CIN II/III的主要病因,可以利用HPV分型检测筛查ASCUS或CIN I的妇女中的宫颈癌高危患者。 在美国和英国首选高危型HPV检测已被广泛用于细胞学检测结果为ASC-US的女性,对ASC-US进行了分层管理,以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过度治疗。 (赵健,周金年等.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在宫颈细胞学诊断为ASCUS分层处理中的意义[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8,22(4):299-301) HPV分型的用途 研究发现宫颈病变中16、18、 33 、58在CIN I以上中宫颈病变均有一定优势,提示上述型别易导致高级别病变。 约50%的CIN2,3与HPV16或18感染有关。 (www.asccp. Org/pdfs/consensus/HPV_GENOTYPINGpdf) 一、用于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及癌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