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的管理制度.docx

发布:2024-10-18约1.3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的管理制度

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确保幼儿园饮用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依据《食品安全法》、《卫生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饮用水的管理、监控和服务,确保幼儿在园期间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第二章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园内所有饮用水的管理和服务,包括水源选择、供水设施、日常维护、卫生监测及相关人员的职责。所有教职工及相关服务人员均需遵守本制度。

第三章管理规范

第三节水源选择

1.水源要求

选择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源,确保水源地不受污染,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保证水源的安全性。

2.供水设施

供水设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定期维护和清洁,确保无漏水、无污染。水龙头、饮水机等设施应定期消毒,并标识清晰。

第四节饮用水的贮存与分配

1.贮存要求

饮用水应存放于专用容器内,容器须具备密封性,避免水源二次污染。

2.分配流程

饮用水应由专人负责分配,确保每次饮水前进行水质检查,确保水温适宜,避免幼儿饮用过热或过冷的水。

第五节日常维护与清洁

1.设施清洁

饮水设施应每日清洁,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洁剂,清洁记录应填写在专用日志中。

2.定期检查

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保设施完好,必要时进行维修或更换,检查内容包括水管、龙头、饮水机等。

第四章操作流程

第六节饮用水管理流程

1.水质检测

每周进行一次水质检测,检测项目包括细菌总数、余氯、PH值等,检测结果需记录在案,并及时向园长报告。

2.饮水记录

每日记录幼儿饮水量,定期分析饮水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饮水供应。

第七节教职工职责

1.园长职责

负责制度的实施监督,定期组织培训,确保所有教职工了解并遵循饮用水卫生管理规定。

2.保健医生职责

负责饮用水的水质监测和卫生检查,定期向园长报告水质情况。

3.后勤人员职责

负责饮水设施的日常维护、清洁及消毒工作,确保饮水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第五章监督机制

第八节监督检查

1.定期检查

每学期开展一次全面的饮用水卫生安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水源、供水设施、卫生记录等,检查结果需形成书面报告。

2.反馈机制

建立饮用水卫生安全反馈机制,鼓励教职工和家长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管理措施。

第九节应急处理

1.突发事件处理

若发现饮用水质量异常,应立即停止供水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紧急检测和处理,确保幼儿安全。

2.信息报告

发生突发事件时,园长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信息记录和后续处理。

第六章附则

1.解释权限

本制度由幼儿园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生效日期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所有教职工和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

3.修订流程

本制度如需修订,须由管理委员会提出,并经全体教职工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

总结

通过制定和实施幼儿园饮用水卫生管理制度,旨在提高饮用水的安全性和卫生标准,确保幼儿健康成长。希望通过各项管理措施的落实,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饮水环境。同时,定期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