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性技巧训练.pdf

发布:2017-05-20约1.09万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原大學情緒障礙教育進階專業訓練 社會技巧訓練 洪儷瑜 台灣師大特教系 參考:洪儷瑜編(民91 ):社會技巧訓練理念與實 施。台灣師大特教系。 為何要訓練?--理念 • 處理問題行為的不同理論 – 養成說(行為學派)、缺陷說(認知學派) – 應用行為分析的ABC多元介入策略 – 社會能力的主張(Gresham) • 實際現象 – 缺乏系統性的行為教導 – 文獻不一致的結論 社會技巧訓練的學派與重點 行為學派 認知學派 認知行為學派 行為的示範和 問題解決策、 自我教導 演練 衝突處理 增強(逐步養 成) 行為前事變項 行為 行為後結果 Antecedent Behavior Consequence 老師的抱怨 問題情境 情境要求之行為 問題行為 ⇒ 澄清 ⇒ 正向行為的描述 不聽話 上課不聽指令 反抗 故意唱反調 聽老師的指令 做到老師的要求 遵守團體常規 適當的表示自己的 需求 圖、由他人的抱怨看正向行為或能力的缺陷 參考洪儷瑜(民91)社會技巧訓練的實施—如何教,載於洪儷瑜編,社會技巧 訓練理念與實施 ,28-50。台灣師大特教系。 問題行為來自行為的缺陷 • 增加行為目錄、表現目錄 社會能力 圖二、Gresham對社 會能力之操作性定義 適應 社會 同儕 行為 技巧 接納 獨 生 語 學 人 自 工 立 理 言 業 際 我 作 功 發 發 能 的 有 有 能 展 展 力 行 關 關 技 為 的 的 巧 行 行 為 為 何謂「社會技巧」(social skill) • 社會技巧為可為社會接納的行為型態,可以幫 助個人獲得社會增強、接納,或是逃避負面情 境 (Mathur Rutherford ,1996) 。 • 社會技巧是個人要開始維持與他人正向人際關 係所需的重要條件( Walker, Co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