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全.pdf

发布:2022-11-06约6.92万字共8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十二册数学教学总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 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尺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试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 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的培养比较合 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能力。 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的能力。 第一单元:认识负数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负数的过程,认识负数,理解负数可用来表示与正数相反意义的量的道 理。 2、 使学生能对现实生活中遇见的负数作出解释,会用负数表示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 借助一些生活常识,探索、分析,加强对负数的认知。 2、 借助具体事例、数轴等帮助理解负数和正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以及负数的大小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生对周围环境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 2、 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负数来解决。 重难点、关键 重点:认识负数。 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负数与正数的关系。 关键:借助一些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负数与正数是具有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关系。 课时划分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负数(1),教材P1 ~3 ,练习一 :1 ~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 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 (1)对接反义词(师说:前。生答:后)。 (2)教师做动作,学生对相反意义的动作。 一、初步认识负数,教学读写方法。 1. 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图片。出示例1 :上海、南京和北京图片及温度计图。 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说出:每个城市的气温或两个城市气温之间的比较。 追问:你是怎样知道每个城市气温的?你是怎样看温度计的? 引出摄氏度和华氏度的介绍,说明我国是用摄氏度来计量温度的。 引导: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4 ℃ (+ 4 ℃) - 4 ℃ 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 4”这个数读作正四,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4的前面加一个正号,“+ 4”也 可以写成“4” ;“- 4”这个数读作负四,书写时,可以写成“- 4”。 2. 巩固气温的表示方法。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 二、进一步认识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 出示例2直观图,介绍海拔高度的含义:海拔高度是指某地与海平面比较,得到的相对高度。 提问: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要求: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海拔高度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以海平面为基准,比海平面高8 844.43米,可以记作:+ 8 844.43米;比海平面低155米,可以记 作:-155米。 2. 归纳正数和负数。 小结:我们用这些数分别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以及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同时呈现:温 度计和海拔高度图,其中0℃和海平面用红色线标出) 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提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 4、19、+ 8 844.4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 4、- 11、- 7、- 155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 0 ,负数都小于0。 3. 练习。完成第6页第1、2、5题。 三、在生活中应用负数,初步体会正负数是相反意义的量。 1. 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用负数表示的例子吗? 2. 完成第5页“练一练”第1题。 下面是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收入用正 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 小明家六月份很有意义的一笔支出是什么? 3. 推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也可以用正数或负数来表示。 介绍第9页“你知道吗”负数的产生史。 四、课堂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