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髓质海绵肾影像表现.ppt

发布:2025-02-10约2.88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KUB+IVP第23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KUB+IVP第24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平扫肾脏大小正常或稍大,集合系统分布形态自然,严重的肾皮质、髓质结构模糊。无肾盂、肾盏的积水征。肾锥体内小结石环绕诸肾小盏,可单发或多发,呈散在、簇集成团或花环状,一般钙化较小,多呈点状。钙化点区常见类圆形或不规则状低密度灶,边界欠清。可见锥体内条纹状、小囊状低密度影。第25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增强肾功能多良好,皮质、髓质分界清晰。扩张的肾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而显示“增大”,或者无结石的肾锥体内呈条状,刷子状,小囊状或扇形造影剂聚集。还能显示并发症,如阻塞和感染。第26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第27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第28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第29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CT第30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MRI第3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关于髓质海绵肾影像表现第1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肾脏的解剖;海绵肾的一般概念,病因及病理,海绵肾的临床表现;海绵肾的影像学表现;海绵肾的治疗;海绵肾的鉴别诊断;小结。第2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肾脏的结构肾实质:肾皮质、肾髓质肾皮质:肾小体、肾小管肾髓质:肾锥体(15-20个)。肾乳头(2-3个肾锥体尖端合并),突入肾小盏,肾乳头顶端小孔称乳头孔。终尿经乳头孔流入肾小盏肾小盏:2-3个肾乳头。肾大盏:2-3个肾小盏。肾盂:2-3个肾大盏。第3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肾脏功能解剖肾单位-(肾皮质)集合管-(肾锥体、乳头孔前)。尿液浓缩过程。肾单位是尿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第4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髓质海绵肾一般概念髓质海绵肾(medullaryspongekidney,MSK)以肾锥体部的集合管和肾乳头先天性梭行或囊状扩张为特征,是一种先天发育性肾髓质囊性病变。1939年由意大利人Lenarduzzi在两侧慢性尿路感染病人的IVP片上发现有分布与锥体一致的肾内小管之异常。1949年Caccdi和Ricciu报道一组病例,其中一例做肾切除,根据其肾剖面锥体呈多孔状或海绵状,解剖病理学及组织学为肾锥体集合管呈梭行或囊状扩张之改变,正式将其命名为髓质海绵肾。第5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髓质海绵肾的病因、病理由于本病出生时即可存在,因而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先天性发育异常。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MSK还常与其他遗传性疾病同时发生,如先天性半侧肢体肥大、Manfan(马凡氏)综合症、Caroli,s病、先天性巨输尿管、马蹄肾等。发病率约为1/5000~1/20000。发病机制为输尿管胚芽上升及分支过程中,在输尿管形成时中断,引起集合管远端的增大、扩张。第6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髓质海绵肾的病因、病理病理上扩张的集合管主要位于肾髓质锥体顶部靠近肾小盏周围,形成的囊大小不一多在0.1-0.6cm之间,最大直径可达1.0cm,小囊被覆上皮,可与集合管或肾盂相通。本病70%为双肾发病,每个肾脏有一至数个肾乳头受累,局限单肾单锥体罕见。由于集合管扩张、迂曲,尿液引流不畅,该处尿中成石物质浓度增高,集合管内可形成海绵肾结石,约占MSK的40%~90%.第7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临床表现女性〉=男性,大多数患者无症状。如有症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2/3以上病例发生在40~60岁之间。(多因合并结石和感染被发现)。出现症状有:(1)血尿:最常见症状,多因结石所致;(2)肾结石:多为双肾多发;(3)另外,由于尿液滞留,易诱发感染。反复感染致肾盂肾炎和肾结石造成尿路梗阻时,可引起肾功能逐渐恶化,甚至导致肾衰竭。约50%MSK患者并发肾性高尿钙。第8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尿路平片肾脏的轮廓光整,肾影可正常或稍扩大;两侧或单侧肾实质内多发结石,直径多为2~5mm,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呈簇状、放射状、粟粒状分布或排列成扇形,位于肾锥体部是本病在平片上特征性征象。结石距肾边缘较近,一般小于1.5cm。个别结石可进入肾盂肾盏内成为游离结石。第9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尿路平片第10页,共43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