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的维护与检修.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 论
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铁路发展的潮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激烈竞争,高速铁路以其独特的优点被许多国家作为大力研制和重点发展的目标。目前,我国铁路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作为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体接触网,同时也作为铁路电气化工程的主构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着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受流质量,最终影响列车的运行速度与安全。因此,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加大国内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实施力度,对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高速铁路建设市场的竞争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在综合比较分析发达国家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准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的实践经验,对高速铁路接触网技术及应用展开研究。关键词
目 录
第一章 接触网设计基础 1
1.1 接触网简介 1
1.2 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1
1.3 接触网的设计组成及计算条件 1
1.3.1 接触网的设计组成 1
1.3.2 接触网的计算条件 2
第二章 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相关概念 3
2.1 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内容 3
2.2 站场平面设计原则 3
第三章 负载计算 8
第四章 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 10
4.1 确定横向承力索的水平张力 10
4.2 确定上、下部固定绳的张力 11
第五章 接触网的安装及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3
5.1 接触网的安装注意事项 13
5.2 接触网的日常维护注意事项 13
5.3 接触网检修车安全注意事项 13
第六章 接触网的检修 14
6.1 接触网的检修标准 14
6.2 接触网的日常检修 14
6.2.1 吊弦制作 14
6.2.2 承为索回头制作 15
6.2.3 隔离开关检调 15
6.2.4 腕臂组装和安装 16
6.2.5 电连接制作安装 16
6.2.6 拉出值及线岔检调 17
6.2.7 更换补偿绳和腕臂棒式绝缘子 17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第一章 接触网设计基础
1.1 接触网简介
目前普通铁路接触网的情况介绍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特殊形式的输电线路。 其由支柱与基础、支持装置、定位装置、接触悬挂等四个部分组成。我国普通接触网的电压等级为25KV,供电系统采用工频单相交流制。 组成部分介绍:支柱与基础用以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我国接触网中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和钢柱,基础是对钢支柱而言的即钢支柱固定在下面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基础上由基础承受支柱传给的全部负荷,并保证支柱的稳定性。预应力钢筋混 凝土支柱与基础制成一个整体下端直接埋入地下。支持装置用以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或其它建筑物。根据接触 网所在区间、站场和大型建筑物而有所不同支持装置包括腕臂、水平拉杆、悬 式绝缘子串,棒式绝缘子及其它建筑物的特殊支持设备。定位装置包括定位管和定位器,其功用是固定接触线的位置,使接触线在受电弓滑板运行轨迹范围内保证接触线与受电弓不脱离,并将接触线的水平负荷传给支柱。接触悬挂包括接触线、吊弦、承力索以及连接零件。接触悬挂通过支持装置架设在支柱上其功用是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接触悬挂的种类较多,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目前我国普通接触网主要采用简单链形悬挂。
(2)、接触网平面设计(站场)的一般次序:
①.放图 根据站场施工图复制站场平面图,即将站场平面图有关部分描绘下来。由于站场股道岔密集,比例尺应适当放大,一般取1:1000或1:2000。
②.布置支柱 先从咽喉区着手,然后布置站场中部,最后完成咽喉以外的部分。
③.划分锚段 确定锚段的路径,下锚点和中心锚结地点。
④.确定接触线拉出值,从咽喉开始,与支柱布置次序相同。
⑤.确定电分段和隔离开关位置,根据站线,货线,操作方便以及有无牵引变电所等综合考虑确定。
⑥.支柱编号,选定材料,统计工程数量以及编写必要的说明。【2】
2.2 站场平面设计原则
目前,在站场咽喉以内,一般使用绝缘软横跨或硬横跨,尽量不用双线
腕臂柱。因此线路都是接地的,在维修方面不如绝缘软横跨安全、方便。硬横跨在带电作业方面也会受到限制。
软横跨所跨越的股道数一般不超过8股。如果股数过多,横跨距离太大,而股道间距允许时,可在中间加设一软横跨柱,该柱类型应按较大一侧容量来决定。软横跨柱允许在后侧兼挂腕臂,如下表2-2-1:
表2-2-1 道岔柱与道岔理论中心的相对位置
线间距(mm)
道岔型号 700 650 600 550 500 定位柱至岔心距离(mm) 1\8 4960 4370 3780 3180 2500 1\9 5640 5070 4350 367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