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基础静态爆破施工方案(完整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挖井基础静态爆破施工方案(完整版)
第 页 PAGE \* Arabic 1第 页 PAGE \* Arabic 1
22#墩挖井基础静态爆破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谷水跨沪昆铁路特大桥连续梁22#主墩桥址区地质为弱风化灰岩,地基承载力为1000kpa,顶部粉质黏土覆盖层较厚,设计承载力160kpa。22#墩挖井基础高5m,埋深2m,挖井基础勘岩1.7~2.5m,面积约150m2。设计挖井基础为垂直开挖,C20钢筋混凝土护壁,机械配合人工出渣。
二、开挖方法的选择
由于22#墩挖井基础位于既有沪昆铁路路堤坡脚处,且基础一角侵入路堤边坡,为确保既有铁路正常运营安全,避免爆破产生较大扰动影响,因此采用静态爆破方法施工灰岩地层。
静态爆破法
也称“膨胀剂法”或“无声爆破”,其实质是在岩体上钻孔,在钻孔中灌装膨胀剂,依靠膨胀力使岩石产生裂隙或裂缝,从而达到破碎岩石的目的。
此方法的最大优点是不产生爆破声响、爆破飞石、爆破粉尘、爆破震动以及爆破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此方法能确保施工安全,故本设计采用静态爆破法,它的缺点是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多,进度较为缓慢。
三、静态爆破法施工
首先确定当地气温、药剂温度、拌合水温度、岩石温度、容器温度是否与要求相符合;检查药剂包装是否破损。操作前务必确定已准备以下材料物品:药剂、洁净拌和水、盛水桶、拌和盆和水瓢、桶棍(水平灌装),防护眼镜、橡胶手套、备用洁净水和毛巾。
3.1设计布眼
布眼前首先要确定至少有一个以上临空面,钻孔方向尽可能做到与临空面平行;横向分布孔距20~30cm,纵向间距20~30cm布置成平排炮孔,排距以20~30cm左右为宜,必须采取逐排作业,不得多排同时作业,钻眼深根据现场石方状态而定,一般以1.2~2m为宜。
3.2钻孔
(1)钻孔的直径与破碎效果有直接关系,钻孔过小,不利于药剂充分发挥效力;钻孔太大,易冲孔,根据以往经验本工程拟采用42mm直径钻孔。
(2)钻空内的余水和余渣应用高压风吹洗干净,孔口旁应干净无土石渣。
3.3钻孔深度和装药深度
孤立的岩石钻孔深度为目标破碎体80%~90%;大体积需要分步破碎的岩石,钻孔深度可根据施工要求选择,一般在2m较好。装药深度为孔深的100%。
四、装药
(1)向下和横向的眼孔,可在药剂中加入22~23%(重量比)左右的水(具体加水量由颗科大小决定)拌成流质状态(糊状)。用药卷装填钻孔时,应逐条捅实。粗颗粒药剂水灰比调节到0.22~0.25时静态破碎剂的流动性较好,细粉未药剂水灰比在32%作用时流动性较好,也可以不通过捅实过程。向下灌装捣产较方便,根据本工地的具体情况,该工地拟采用“由上至下,分层破碎”的施工方式,方便人工操作。
(2)水平方向和向下方向的钻孔,可用地钻孔直径略小的高强长纤维纸袋装入药剂,按一个操作循环需要的药卷数量,放在盆中倒入洁净水完全浸泡,30~50秒左右药卷充分湿润、完全不冒气泡时,取出药卷从孔底开始逐条装入并捅装紧,密实地装填到孔口。即“集中浸泡,充分浸透,逐条装入,分条捣实。”也可将药剂拌和后用灰浆泵压入,孔口留5cm用黄泥封堵保证水分药剂不流出。
(3)岩石刚开裂后,可向裂缝加水后支持药剂持续完全反映,可获得更好效果。
(4)本工程进行岩石破碎施工,操作人员的协调配合很重要。应采用多分灌装小组的方式。每小组由主副两名灌装手组成。取药搅拌时,主灌装手负责取药分量和搅拌,副灌装手负责确保药剂捣实,完成后旧麻袋覆盖孔口。各小组采用“同步操作,小拌勤装”的方法操作。即:每组施工工人在操作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每次操作循环过程中负责装孔的孔数不能过多。每次拌药量不能超过实际能够完成的工作量。各灌装小组在取药、加水、拌药、灌装过程中应基本保持同步和保持相对距离进行(以免相互影响和冲孔发生安全事故),可以每孔内药剂的最大膨胀基本保持同期出现,有利于岩石的破碎。
(5)每次装填过程中,已经开始发生化学反映的药剂(表现开始冒气和温度快速上升)不允许装入孔内。从药剂加入拌合水到灌装结束,这个过程的时间不超过五分钟。
五、药剂反映时间的控制
药剂反映的快慢与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反映时间越快,反之则慢。实际操作中控制药剂反映时间太快有两种,一种是在拌和水中加入抑制剂,另一种方法是控制拌和水、干粉剂和岩石的温度。
药剂(卷)反映时间过快易发生冲孔伤人事故,可用延缓反映时间的抑制剂。抑制剂放入浸泡药剂(卷)的拌和水中。加入量为拌和水的5%~6%。冬季加入促发剂和提高拌和水温度。拌和水温度不可超过50度。反映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分钟较好,条件较好的施工现场可根据实际情况缩短反映时间,以利于施工。
六、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1)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2)必须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穿好劳保工作服、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