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制造型企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和复杂,适时调整优化企业战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实现企业发展的需要。当前,大部分制造型企业并未完全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本文针对当前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合理、全面预算未能与绩效有效结合等问题,从优化预算组织体系、实施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预算编制、完善预算执行和监督机制、建立基于企业战略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议,希望对企业强化内部控制,提升战略执行力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战略 全面预算管理 问题 建议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企业依据既定战略目标,以市场为起点,将生产经营涉及的各个环节编制相关预算,合理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是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活动。预算管理作为经营管理的基本手段,反映出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能力,是执行战略过程中进行管理的基准和参照,是企业业绩评价的基础和比较对象,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基础
一、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基础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要想健康长久地发展,必须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持续盈利的能力,能否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对全面预算与执行的管控能力
(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
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目标为起点,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集成企业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反映企业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能力。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进行内部控制和业绩评价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有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需要强化预算管理的战略导向和业务发展导向,通过运营成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战略目标实现
(三)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保障
依托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制定合理的年度经营目标,实现战略计划与业务活动的真正衔接。预算目标的确定和编制是对企业资源管理的事前控制,预算执行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事中控制,预算分析和考核属于事后控制,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基于预算刚性原则,由此分解的各部门预算目标,是考核各级部门的主要依据,通过对实际和预算分析考核,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企业既定经营目标
二、制造业企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许多大中型制造企业已经由初期的财务预算转变为全面预算管理,并与企业绩效相联系,但预算对业务的支持仍存在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全面预算组织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对不同项目实施了预算管理,但是,全面预算的全面性并未真正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得以体现,这主要是由于缺乏固定的组织体系而造成的。另外,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的缺乏使得制造业企业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监督等方面的执行效果较差,预算管理的作用也未得到充分发挥
(二)全面预算编制不合理
众所周知,全面预算编制的起点是由市场的变化引起的,但是部分企业预算基础数据依据财务的历史数据和编制人员的专业经验判断,将以前年度成本费用情况进行增减,没有根据市场预期变动及风险因素进行编制,这样的预算结果最终将导致生产、销售等各项决策严重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同时预算编制存在宽余现象,习惯宽打窄用,降低预算资源配置效率,使更多稀缺资源流向预算宽余部门,影响预算的协调功能,削弱了预算的合理性和对业务的指导作用,导致预算的责权利不匹配
(三)全面预算执行、监督力度不足
预算编制是预算的事前管理,预算执行和控制是预算的过程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发生环境变化、市场波动等影响预算执行的因素时,预算执行者对预算差异原因强调业务特殊性,预算目标不能坚持执行,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导致预算虎头蛇尾;没有建立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预算调整审批机制不健全,根据实际变动随意调整预算目标,预算执行和监督力度不够,刚性约束不足,导致预算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
(四)全面预算未能与绩效考评有效结合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战略的必要保障,是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目前,许多企业重在预算编制,但全面预算的指标和执行未能充分与最终绩效考核挂钩,具体表现为没有严格统一的考核标准,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没有较强的执行力,编制的各项预算在实际工作中未能得到有效执行,预算分析差异较大,分析弱化,预算管理对各部门经营活动的评价效果不佳,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在绩效考核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