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坑安全防护设施方案.docx

发布:2025-03-30约4.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坑安全防护设施方案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基本信息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名称]

4.设计单位:[设计单位名称]

5.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

6.监理单位:[监理单位名称]

(二)基坑概况

1.基坑尺寸:基坑长[X]米,宽[X]米,周长约[X]米。

2.基坑深度:本基坑开挖深度为[X]米,局部加深区域深度为[X]米。

3.支护形式:采用[具体支护形式,如灌注桩+内支撑、土钉墙等]。

4.周边环境:基坑周边[描述周边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情况]。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19)

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19)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5.工程设计文件及相关图纸

6.现场实际勘察资料

三、安全防护目标

1.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坍塌、滑坡等重大安全事故。

2.保证基坑周边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变形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施工现场达到安全文明施工标准,杜绝因防护设施不完善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基坑安全防护设施设置

(一)临边防护

1.在基坑周边距坑边[X]米处设置防护栏杆,防护栏杆采用钢管扣件搭设,高度不低于1.2米,横杆间距不大于0.6米,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

2.防护栏杆内侧满挂密目安全网,网目密度不低于2000目/100cm2,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3.在防护栏杆上设置警示标志,如禁止靠近注意安全等,夜间设置警示灯,提高警示效果。

(二)坑壁防护

1.根据支护形式的要求,对坑壁进行相应的防护。如采用灌注桩支护时,应确保桩身质量,防止桩身出现裂缝、孔洞等缺陷。

2.对于土钉墙支护,应保证土钉的施工质量,土钉的长度、间距、角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土钉注浆应饱满密实。

3.在坑壁上设置排水措施,如设置泄水管、排水沟等,及时排除坑壁内的积水,防止坑壁因积水软化而导致坍塌。

(三)水平防护

1.在基坑内每隔[X]米设置一道水平防护棚,防护棚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应铺满、铺稳,不得有探头板。

2.水平防护棚的上方应设置双层防护,上层防护采用50mm厚的木板,下层防护采用密目安全网,两层防护之间的距离不小于700mm。

3.水平防护棚应与坑壁可靠连接,防止水平防护棚因基坑变形而脱落。

(四)上下通道

1.在基坑周边设置专用的上下通道,通道应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宽度不小于1米,坡度不大于1:3。

2.通道两侧设置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横杆间距不大于0.6米,立杆间距不大于2米。

3.通道应设置防滑条,防滑条采用20mm×30mm的木条,间距不大于300mm,确保人员上下通道时的安全。

4.上下通道应设置明显的标识,如上/下通道安全通道等,夜间设置警示灯。

(五)排水设施

1.在基坑周边设置截水沟,截水沟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尺寸为[长×宽×高],截水沟应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连,确保雨水能及时排出基坑外。

2.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沟,排水沟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尺寸为[长×宽×高],排水沟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并与集水井相连。

3.集水井应设置在基坑底部的最低处,尺寸为[长×宽×高],集水井内设置潜水泵,及时排除基坑内的积水。潜水泵的流量和扬程应根据基坑内的水量和水位情况合理选择,确保基坑内无积水。

4.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和清理,确保排水畅通,防止因排水不畅导致基坑积水,影响基坑安全。

(六)监测设施

1.在基坑周边及坑壁上设置监测点,监测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位移、沉降、倾斜,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形等。

2.位移监测采用全站仪或水准仪进行测量,沉降监测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倾斜监测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测量,支护结构内力监测采用应变计、钢筋计等传感器进行测量。

3.监测频率应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基坑开挖期间每天监测[X]次,在基坑稳定后可适当减少监测频率,但每周至少监测[X]次。

4.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当监测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施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基坑安全。

五、安全防护设施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组织施工人员学习基坑安全防护设施方案,熟悉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防护设施的位置、尺寸等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