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回填土 施工方案.docx
基坑回填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具体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详细地址]
3.基坑概况:本基坑为[基坑类型,如筏板基础、箱型基础等],长[长度]米,宽[宽度]米,深[深度]米。基础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基坑回填土作业。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22018)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2019)
4.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
三、施工准备
1.材料准备
土料: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回填土,不得含有杂质、有机物等。土料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一般控制在±2%范围内。
砂石:如设计有要求,准备好相应级配的砂石材料。
2.机械设备准备
压实机械:根据基坑面积和深度,配备合适的压实机械,如蛙式打夯机、内燃式打夯机、压路机等。
运输机械:装载机、自卸汽车等,用于土方的运输。
其他设备:铁锹、铁耙、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
3.作业条件准备
基础工程已验收合格,包括地基承载力检测、基础结构实体检测等。
基坑内杂物、积水已清理干净。
对基础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保护,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施工人员已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四、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分层回填:基坑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砂石或灰土(如有设计要求),然后分层回填土料,每层厚度不宜超过[规定厚度,如300mm]。
摊铺平整:用装载机将土料摊铺均匀,然后用铁耙等工具将表面耙平。
洒水湿润:对回填土料进行洒水,使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夯实或碾压:采用压实机械进行夯实或碾压,确保回填土的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
质量检测:每层回填土施工完成后,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回填。
2.操作要点
分层回填
回填土应分层进行,每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严禁一次回填过厚,以免造成下部回填土压实不实。
回填土料应从基坑四周均匀回填,避免单侧回填造成基础偏移。
摊铺平整
摊铺土料时,应控制好平整度,避免出现局部高低不平的情况。
土料摊铺厚度应均匀一致,便于后续的压实作业。
洒水湿润
根据土料的含水量情况,合理控制洒水量。含水量过低时,应适当增加洒水量;含水量过高时,应晾晒后再进行回填。
洒水应均匀,确保整个回填区域的土料含水量一致。
夯实或碾压
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回填土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行行相连,纵横交叉。每层夯实遍数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采用压路机碾压时,应控制好行驶速度和碾压遍数。一般行驶速度不宜过快,碾压遍数不少于[规定遍数]。
靠近基础边缘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实机械进行夯实,避免对基础造成损伤。
质量检测
每层回填土压实后,应及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方法可采用环刀法、灌砂法等。
按照规定的检测频率进行取样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如检测不合格,应及时进行返工处理,重新夯实或碾压,直至检测合格。
五、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回填土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回填土的压实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环刀法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
2.一般项目
回填土料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允许偏差为±20mm。
回填土表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0mm。
回填土的含水量应接近最佳含水量,允许偏差为±2%。
六、成品保护
1.基础墙、柱等混凝土结构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土作业,避免对其造成损伤。
2.回填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基础周边的防水层、保护层等,防止破坏。
3.对基础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进行保护,避免因回填土施工造成沉降、位移等影响。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七、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施工人员应佩戴好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压实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装载机、自卸汽车等运输机械在基坑周边作业时,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事故。
5.夜间施工时,应保证充足的照明,确保施工安全。
八、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现场应设置洗车池,对进出车辆进行冲洗,防止泥土带出污染周边道路。
2.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应采取洒水降尘等措施进行控制。
3.施工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及时清运,避免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九、季节性施工措施
1.雨季施工措施
雨季施工时,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进行回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