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下颌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 oral anatomy 口腔 医学院 一 实验目的、要求 1. 通过对磨牙牙体外形的雕刻,牢固掌握其解剖形态及生理特点。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 掌握前磨牙雕刻的方法、步骤。 3. 进一步训练雕刻的基本方法,达到能自如地运用握笔式和掌拇指握式方法进行雕刻,并能自如地运用支点。 二 器材 白蜡块(大约60×30×20 mm3长方体)、尖牙雕刻标本一套、雕刻刀、游标卡尺、玻板或硬纸板、笔、座标纸、白帕子。 三 方法步骤 1.了解下颌第一磨牙各部位尺寸(表)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上颌尖牙测量统计表(平均数)单位:mm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下颌第一磨牙 冠长 根长 冠宽 颈宽 冠厚 颈厚 近中颈曲度 远中颈曲度 平均值mm 7.5 14.0 11.0 9.0 10.5 9.0 1.0 0.0 放大2倍值mm 15.0 28.0 22.0 18.0 21.0 18.0 2.0 0.0 复习下颌第一磨牙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颊面 舌面 邻面 牙合面 牙根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 按上表数据在座标纸上反复练习下颌磨牙颊面和近中邻面的图形。 (1)定牙体长轴线d ,垂直于d线并根据冠长(15.0mm)、根长(28.0mm),用铅笔画出a、b、c三条平行线:ab=15.0mm,bc=28.0mm,然后以d为中心,根据冠宽(22.0mm)、颈宽(18.0mm),分别作冠宽线和颈宽线 (2)作牙冠颊面三等分线,并在牙合1/3处分别找出近中与远中接触区标出“×”。然后在牙合 缘上根据颊面三个颊尖的比例关系(近中颊尖等于远中颊尖,而且是远中尖的二倍),作近中颊尖、远中颊尖分别占冠宽2/5,远中尖占冠宽1/5,近中颊尖高于远中颊尖高于远中尖,标出“×”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3)根据右下颌第一磨牙颊面冠根外形特点(近中缘直长,远中缘短突,颈缘中份突向根方。颊尖圆钝,近中颊沟长,末端有凹陷),并对照标本、挂图、模型描绘出冠根外形轮廓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从垂直方向逐步削除牙冠和牙根近中面和远中面多余之蜡。留下的蜡形,可比颊面稍大1mm,以便将来修改 3. 初步形成颊面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4. 描绘形成近中面形态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1)用上述方法,定牙体长轴线d,画出冠长、根长的平行线a、b、c:ab=15.0mm,bc=28.0mm,然后以d为中心,根据冠厚(21.0mm),颈厚(18.0mm)分别作出牙冠和颈根的厚度线。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作牙冠近中面三等分线,分别找出颊面、舌面外形高点标出“×”,和颊尖、舌尖在牙合 缘上的位置(颊尖距颊侧边缘1/3冠厚,舌尖距舌侧边缘1/6冠厚,颊尖较舌尖稍低,颊尖约占颊舌径的3/5)标出“×”。根据近中面颈曲线曲度(2.0mm),在颈1/3区的中线d上标出“×”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3)根据右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面冠根外形特点,参照标本、模型或挂图描绘出近中面的冠根外形轮廓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完成舌面及远中面的雕刻,使舌面较颊面略小,表面圆突,远中面较近中面略小且突,然后用雕刻刀进行初步修整,使牙冠牙合面形成长方形,各轴面相交线角圆钝,外形高点及接触点适宜。 5.形成轴面雏形 牙合 面观察要求:牙合 面外形应是长方形,颊面向远中舌侧倾斜,远中颊牙合 角较其它牙合角圆钝。舌侧高于颊侧,近中高于远中。颊缘宽于舌缘,近中边缘长直,远中边缘短突 在牙冠各面绘出颈曲线,其中近中颈曲度大于远中颈曲度,并完成颈部雕刻,使牙冠在颈缘处略突于根部。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6.形成颈缘曲线 7.雕刻牙合面 (1)初步形成近远中向沟 在邻面画出“v”线表示沟形状,沟底约位于至颊侧边缘与至舌侧边缘的距离比为3:2处,沟底深度不超过牙合1/3的2/3长,然后用雕刻刀按标志线雕出两斜面,形成近远中向沟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2)初步形成牙合 面轮廓 首先确定五个牙尖的大小位置,标出发育沟走行方向及三角嵴的标志线 在边缘处,留出边缘嵴宽度用雕刻刀雕出斜面,此斜面将与颊舌侧三角嵴斜面形成近远中窝。然后根据所画的标志线,用雕刻刀分别沿三角嵴线向两旁雕出斜面,两斜面相交凸起为三角嵴,相交凹下为发育沟,至此初步形成牙合面形态 (3)雕刻牙尖 参照牙合 面每个牙尖大小位置在颊面及舌面上分别画出5个牙尖的牙尖嵴、颊、舌轴嵴的标志线,用雕刻刀依次形成斜面。颊面的两斜面相交凸起为颊轴嵴,两颊轴嵴间凹陷处为颊沟;舌面的两斜面相交凸起为舌轴嵴,两舌轴嵴间凹陷处为舌沟。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4)完成牙合 面雕刻:参照标本模型的牙合 面形态,用雕刻刀仔细修改牙合 面的尖、窝、沟、嵴形状,将相交的棱角修整圆钝,牙合 面各部位光滑,完成牙合 面雕刻 第一磨牙外形雕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