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交线路设置要求.pdf

发布:2024-01-02约6.0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交线路设置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交线路设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置方法、设置条件和技术流程。

本标准适用于常规公交线路的设置,不适用快速公交(BRT)线路的设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7114公共汽电车线网设置和调整规则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CJJ∕T15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

CJJ15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99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

JTG/TH21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JT/T888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JT/T1240城市公共汽电车车辆专用安全设施技术要求

JT/T935城市公共汽电车客流调查方法

DB12/T675公共汽(电)车服务管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GB/T3711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首末站originstationandterminal

为公交线路提供运营管理、车辆回车停车及检修清洗、后勤保障等功能的场所。

3.2

中途站stop

沿公交线路设置的除首末站以外的停靠站。

3.3

非直线系数nonlinearfactor

线路长度与起止站之间的直线距离之比。

1

3.4

设有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buswithstandingpassengerarea

最大设计车速小于70km/h,设有座椅及乘客站立区,并有足够的空间供频繁停站时乘客上下车及走

动,有固定的公交运营线路和车站,主要在城市建成区运营的客车。

3.5

未设置乘客站立区的公共汽车publicbuswithoutstandingpassengerarea

为城市内运输乘客设计和制造,未设置乘客站立区,有固定的公交运营线路和车站,主要在城市道

路运营的客车。

4基本规定

4.1应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公交专项规划的相关要求。

4.2应以居民出行需求为导向,线路走向与客流的主流方向一致。

4.3应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兼顾社会公益效益和经济成本效益。

5设置方法

5.1公交线路的设置方法包括新辟、调整、裁撤。

5.2公交线路分为快线、干线、支线、微循环线路、多样化线路五类,新辟、调整公交线路应满足表

1的要求。

表1公交线路的技术指标

快线

技术指标干线支线微循环线路多样化线路

市域快线市区快线

主要服务于市

主要服务于市主要服务于区服务于一些特

域范围长距离服务较小范

区长距离的出内出行或中、长服务中、短距殊时段和出行

的出行,实现城围、微观层面

行,沿市区主要距离的跨区出离出行的公目的的公交出

市各主要组团、的公交出行,

功能定位客流走廊布设,行,实现区内和交出行,起到行需求,在运

大型客流集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