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ppt

发布:2017-05-24约6.18千字共6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有效翼缘宽度应满足bf ≤b+6hf 及bf ≤b+6hf的条件,且hw/b≤6。 T形和工字形截面纯扭构件 腹板: 受压翼缘: 受拉翼缘: 总扭矩T由腹板、受压翼缘和受拉翼缘三个矩形块承担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3 T形和I字形截面受扭构件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T形和工字形截面纯扭构件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箱形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 ◆ 当箱形截面壁厚与计量方向的宽度之比满足: 图5-14 箱形截面 5.4 箱形截面截面受扭构件 箱形截面受扭构件的抗扭承载力按相同外形尺寸的带翼缘的矩形截面进行计算。(将箱形空洞部分视为实体) 5.4 箱形截面截面受扭构件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箱形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 图5-14 箱形截面 ◆ 当箱形截面壁厚与计量方向的宽度之比满足: 考虑箱壁尺寸的减薄,其抗扭承载力较同尺寸带翼缘的矩形实心梁有所降低规范给出如下的计算公式当箱形截面 5.4 箱形截面截面受扭构件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箱形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 ◆ 当箱形截面壁厚与计量方向的宽度之比: 5.5 构造要求 受扭构件的配筋构造要求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纵筋 受扭纵筋应对称设置于截面的周边,不少于4根,间距不宜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端部应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伸入支座长度应按充分利用强度的受拉钢筋考虑。 (2)箍筋 箍筋的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要满足: 直径:不小于8mm和1/4主钢筋直径; 间距:不大于梁高1/2且不大于400mm,且不宜大于抗剪箍筋的最大间距。 箍筋要采用封闭式。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例题 思考题部分 5-1、2、3 本章作业: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2 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 抗扭纵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 《规范》建议取0.6≤z ≤1.7,将不会发生“部分超筋破坏” 设计中通常取z =1.0~1.2 —受扭计算中对称布置在截面周边的全部抗扭纵筋的截面面积; ——受扭纵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 截面核芯部分的周长,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1.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理论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1.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理论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基本假定 混凝土只承受压力,具有螺旋形裂缝的混凝土外壳组成桁架的斜压杆,倾角α; 纵筋和箍筋只承受拉力,分别形成桁架的弦杆和腹杆; 忽略核心混凝土的抗扭作用和钢筋的销栓作用。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1.1、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开裂扭矩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变角度空间桁架模型 导出:抗扭承载力 忽略核心混凝土的抗扭作用 —箱形截面或薄壁管构件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1.3 纯扭构件的承载力理论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斜弯曲破坏理论(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斜弯曲破坏理论(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假定通过扭曲裂面的纵向钢筋、箍筋在构件破坏时均已达到其屈服强度。 受压区高度近似取两倍的保护层厚度,即受压中心位于箍筋处。 混凝土的抗扭能力忽略不计,扭矩全部由抗扭纵筋和箍筋承担。 假定抗扭纵筋沿构件核心周边对称、均匀布置,抗扭箍筋沿构件轴线方向等距离布置,且均锚固可靠。 ——基本假定 抗扭承载力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2)斜弯曲破坏理论(扭曲破坏面极限平衡理论) 5.1 纯扭构件的破坏特征和承载力计算 5.1.4 《公路桥规》对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规范》矩形截面受扭承载力计算公式 ζ为纯扭构件的配筋强度比,《公路桥规》规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ζ应符合0.6≤ζ≤1.7,当ζ1.7时,取ζ=1.7。 ——扭矩组合设计值;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截面的抗扭塑性抵抗矩; ——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箍筋的单肢截面面积; ——箍筋的间距; ——截面核芯部分的面积, 和 分别为箍筋内表面计算的截面核芯部分的短边和长边尺寸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第5章 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 (1)抗扭钢筋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