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第三章 抗体.ppt

发布:2017-05-27约1.52万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抗体(antibody) 掌握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概念、结构、分类和功能。 熟悉免疫球蛋白的抗原性,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和抗体的制备。 3.1 抗体的发现及其特征 3.1.1 抗体的发现   第一种抗体的发现: 1890年德国学者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 白喉杆菌(G+)外毒素 动物 血清中发现中和外毒素的组分——抗毒素。 含有抗体的血清——免疫血清(抗血清) 抗原和抗体的概念的建立: 又发现了杀菌素、溶菌素、凝集素、沉淀素等因子; 将血清中这种具有特异性反应的组分称为抗体(antibody,Ab); 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antigen,Ag)。 3.1.2 抗体的理化性质   1.抗体是球蛋白    20世纪40年代,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获得免疫血清。加入相应抗原吸收除去抗体,将除去抗体的血清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发现丙种球蛋白(γ-G)组分明显减少。 ——证明抗体活性存在于丙种球蛋白内。 抗体由异质性球蛋白组成 对不同免疫血清的电泳分析,超速离心分析和分子量测定,发现大部分抗体活性存在于γ球蛋白内; 小部分抗体活性可存在于β球蛋白内,分别被命名为7S β球蛋白分子(β2A,16万)、19Sβ2巨球蛋白分子(β2M,90万)。 2.免疫球蛋白   血清中现已发现有五类免疫球蛋白分子 60年代初提出将具有抗体活性的球蛋白称为免疫球蛋白分子(Ig)。 γ球蛋白——IgG,β2M——IgM,而β2A——IgA。又相继发现IgE和IgD。 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抗体着重于生物学活性,即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如抗布鲁氏菌抗体、抗抗体、抗核抗体。 免疫球蛋白着重于化学特征,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结构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免疫球蛋白,但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有抗体活性)。    抗体主要存在血液中和其他体液(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分泌型Ig(sIg); 免疫球蛋白也可作为抗原受体,存在于B细胞膜上——膜型Ig(mIg) 3.2 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3.2.1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酶解免疫球蛋白对血清IgG研究: R. Porter 木瓜蛋白酶 2Fab片断、 1Fc片断。 A.Nisonoff 胃蛋白酶 1F(ab’)2片断(具 有双价活性)、Fc’小片断。 G.Edelman 2-巯基乙醇 2H链、2L链 Ig分子基本结构:由左右对称的四个肽链组成(二条轻链和二条重链)轻链与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接成Ig单体,分为N端,C端。 (一)轻链和重链   1.轻链(light chain,L链) 结构:214AA,不含碳水化合物,24KD,有两个由链内二硫键组成的环肽; 分型:根据恒定区抗原性(构型差异)分:κ与λ2型,一种抗体分子只有一种L链, λ还可分亚型(小鼠3,人4)    2.重链(heavy chain,H链)   结构:450-550AA,55-75KD,含糖数量不同,4-5个链内二硫键; 分类:根据恒定区抗原性,分5类:μ、γ、α、δ、ε链,还可分亚类。 不同的H链与L链(κ或λ)组成完整5类Ig:IgM,IgG,IgA,IgD和IgE 。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   AA差异大。 L链N端 1/2处(VL)108-111AA, H链N端1/5-1/4处(VH)118AA。 V区各有一个肽环,包括65-75AA。     V区可分为 骨架区(FR):AA组成和排列 顺序不易变化的区域 高变区(HVR):AA组成和排列 顺序更易变化的区域 VL的HVR在24-34,50-56,89-9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