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槽埋管专项施工方案正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开槽埋管专项施工方案正式
PAGE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21 页
第一章 工程概述
1.1工程规模及主要实物工作量
本标段管线长度约8.5km,管径DN1800,管道起点为镇大公路南侧约50m处, 终点为241省道距离新建水厂约3.5km处。桩号:K0+060~K8+560,工期5 个月。
其中开槽埋管段情况见下表:
序号
桩号
长度
管顶覆土
备注
1
K0+060~K0+755
695m
1.20~1.89
排气三通×1,伸缩节×1
2
K0+785~K1+235
451m
1.35~2.25
排气三通×2,排泥三通×2
3
K1+275~K1+580
340m
1.20~1.84
排气三通×1,排泥三通×1,
4
K1+760~K3+790
2040m
1.05~1.79
排气三通×4,排泥三通×3,伸缩节×3,三通×1
5
K3+822~K5+345
1523m
1.29~2.73
排气三通×2,排泥三通×3,伸缩节×1
6
K5+425~K5+600
175m
1.40~1.50
排泥三通×1
7
K5+700~K6+300
600m
1.15~2.00
排气三通×1
8
K6+370~K6+450
80m
1.00~1.90
排泥三通×1
9
K6+510~K8+560
2063m
1.10~3.50
排气三通×3,排泥三通×4,伸缩节×2,三通×1
1.2现场自然条件
1.2.1 交通条件和服务设施
本工程管道铺设大多处于农田当中,沿线附近均有241省道、338国道、镇澄公路以及乡村道路,有比较便利的运输网络,同时,本工程回填材料大多可取于挖方段,外运土方较少。项目沿线有通讯及医疗服务,电力由现场柴油发电机供电,场内布线自行考虑。为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在施工时留有备用发电机以保证施工的需要。
1.2.2 地质情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宁镇山脉的东段,管道沿线地貌单元属于岗地与古坳沟区结合区,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场地地面高程在10.000~38.000 米(黄海高程),施工条件一般。
岩土地层构成(自上而下)及特征如下:
①层填土:广泛分布,厚度相差较大,最大厚度为5.20 米,最小厚度为0.30 米,平均厚度为1.72 米 ,结构松散,均匀性差,工程力学性质不均,欠固结;
②层粉质粘土:可塑,局部软塑,仅直坳沟区分布。无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一般,韧性一般。厚度相差较大,最大厚度为5.70 米,最小厚度为1.00 米,平均厚度为2.84 米,层厚欠稳定,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③层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该土层仅古冲沟区分布。无光泽,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度变化大,最大厚度为4.70 米,最小厚度为0.90 米,平均厚度为2.30 米,工程地质条件很差;
④层粉质粘土:软塑,该土层仅古冲沟区分布。无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度变化大,最大厚度为5.40 米,最小厚度为0.70 米,平均厚度为2.79 米,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⑤层粉质粘土:可塑,局部硬塑,均匀分布。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一般。局部因古冲沟切割缺失,最大揭露厚度14.10 米,大部分场地未揭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⑥层粉质粘土:可塑,局部硬塑,均匀分布。有较强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较高,韧性较大。局部因古冲沟切割缺失,最大揭露厚度13.00 米,大部分场地未揭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潜水, 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在自然地面以下1.350~3.960 米不等(古冲沟区浅,东部岗地区深)。地下水主要接收大气的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以自然蒸发及地表径流为主,有的古坳沟的最高水位溢出地表。场地地下水、土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结构的有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
本区地震基本裂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大港新区为0.15g,丹阳市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古坳沟区域III 类,特征周期为0.45s;岗地区域II 类,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为不液化土层,管道沿线场地、地基稳定,无不良地质作用,可进行本工程管道敷设。
1.2.3 土工试验参数
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平均值
土层
ω(%)
ρ
е
IP
IL
α1-2(Mpa-1)
ES(MPa)
②
26.7
1.97
0.752
1.3
0.60
0.29
6.2
③
37.5
1.85
1.023
12.8
1.31
0.53
3.8
④
(0.36)
(5.0)
⑤
24.6
2.00
0.690
13.2
0.36
0.23
7.2
⑥
23.2
2.00
0.675
13.1
0.31
0.20
8.0
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平均值及标准值
土层
抗剪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