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焦坪矿区矿井动力灾害浅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4卷 第35期 山 西 建 筑 V01.34No.35
2008年 12月 SHANXI ARCHITECTURE Dec. 2008 ·111 ·
文章编号:1009.6825(2008)35—0111—03
铜川焦坪矿 区矿井动力灾害浅析
张海龙 唐利君 王战锋
摘 要:在分析铜川焦坪矿区地质概况与矿井动力灾害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区主要矿井动力灾害——冲击矿压的成因和
机理进行 了分析 ,提出了辅以采取钻屑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有益补充的建议,同时,对 目前冲击矿压的防治原理和措施
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动力灾害,冲击矿压,发生机理
中图分类号:TD163.1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416工作区的矿压监测数据显示 ,陈家山矿来压频率有增强趋势。
铜川是我国的重要煤炭生产基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因此对冲击矿压的成因和机理很有必要进行分析、探讨。
且开采时间较早。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煤炭 3 冲击矿压成因及其机理
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使得该矿区地下煤炭资源开采由原来的浅 3.1 冲击矿压成 因
部开采发展到深部开采 ,其平均开采深度已经超过 400ITI。这使 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具有复杂性。因
得煤炭开采深度不断增加 ,地下深部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从而 此,目前考虑其影响因素主要从地质、采矿和人为因素三大方面
引起覆岩 自重应力的增大和构造应力的增强,导致该区顶板动力 进行分析。
灾害多发性。主要有顶板垮落、矿震、冲击矿压等突发现象,甚至 1)地质方面因素。主要包括围岩体的构造形态、构造应力、
会引起地面的突然塌陷,最终导致矿井地质灾害,影响矿区人民 构造介质等,这些因素对煤矿灾害起着控制作用_2],其中构造形
的正常生活、工作,破坏矿区地质生态环境等。因此,对铜川矿区 态主要指上覆岩体的地质结构、构造。在地质构造带中存在一部
矿井动力灾害形成原因的分析、发生机理的研究十分必要,为实 分地壳运动遗留下来的残余应力,这些残余应力形成构造应力
现 “绿色矿区”目标 ,进行科学采矿、保护地表环境、提高矿区经济 场。在煤矿中常有断层 、褶皱和局部异常(如底板 凸起、顶板下
效益,尤其对保持矿区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陷、煤层分岔、变薄或变厚等现象)等构造带。冲击矿压常常发生
1 矿区地质概况 在构造应力集中的区域。根据以往的经验,向、背斜构造的轴部 ,
铜川焦坪矿区(北区),现主要以陈家山、下石节、玉华三矿为 特别是向斜轴心部 ,此处构造应力表现为挤压应力,促使 向斜轴
主采矿区。焦坪区位于陕甘宁盆地东南缘的陕北斜坡上,呈波状 部积聚了大量弹性能量 ,大量实地资料表明,一般向斜轴心区域
起伏、北北东走向、倾向北西表现的单倾斜构造。在此单倾斜构 要比背斜轴心区域发生冲击矿压的危险性高。
造基础上,有次一级走 向北东的宽缓褶皱。区内地层倾角较小, 构造介质指围岩体(顶、底板)及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岩性坚
一 般为0。~18。,无大的构造发育,断层稀少,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硬的顶板通常不易发生冒落,使岩体的能量大量聚积。苏联阿维
地表地形为沟壑形地貌 ,矿井上覆岩层为砂岩、夹泥岩、黄土等。 尔申教授认为,煤层内的弹性能由弹性能 u 、形变能 uT和顶板
主采煤层为4—2煤层,煤层厚度一般约 10m,煤层结构复杂,煤层 弯曲弹性能uⅣ三部分组成,即:
顶板多为砂质泥岩和粉砂岩…1。 U= + +Uw (1)
由此可得 :顶板初垮落时:
2 焦坪矿区动力灾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现状
L
显示全部